横沥中学礼堂内,十二岁的陈小雨抱着尤克里里轻拨琴弦,歌声穿透夏夜热浪。8月17日晚的这场汇演,将为期八周的"莞一夏"艺术季推向高潮。当隔坑新候鸟乐队以《我们是零零后》点燃舞台时,台下挥动的荧光棒连成星河——三万余人次的暑期艺术旅程在此刻交汇。
舞台盛宴:从粤剧脸谱到相声包袱
快板节目的小演员甩动红绸,竹板脆响中蹦出"童心向党奔赴远方"的宣言;相声小演员抖出"有话顺着说"的包袱,惹得前排老人笑出泪花。后台化妆间里,粤剧导师正给学员补画脸谱金边:"这些孩子三个月前还分不清水袖怎么甩。"颁奖环节的聚光灯下,捧着软陶泥作品的学员把颜料蹭在了获奖证书上。
艺术市集:打卡册里的创作密码
礼堂外的市集比舞台更早沸腾。书法摊位前,九岁男孩运笔写下"盛夏如歌",墨迹未干就被母亲拍照发群;软陶泥体验区排起长队,孩子们捏出的粤剧公仔摆满三张长桌。最火爆的是打卡集章处——带着"艺术纪念册"的孩子们穿梭于十八个摊位,集满印章兑换的团扇成为今夏最潮纪念品。带队的张老师翻看手机相册:"光市集就办了六场,孩子们的作品能铺满篮球场。"
种子效应:四百堂课催开美育之花
舞台幕布降下时,石涌村的舞蹈学员还在加练动作。这个暑期,艺术季的四百多堂课撒向全镇十八个村社:社区活动室的书法课常有祖孙同练,祠堂里的粤剧班吸引海外侨胞线上围观。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展示数据板:"公益课程复购率达73%,秋季班报名已满员。"
当最后一位观众带走盖满印章的纪念册,横沥河畔的蝉鸣中仍回荡着非洲鼓的余韵。明年暑期,这些散落街巷的艺术火种,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重新聚燃。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