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东莞水乡经济区迎来两岸产业融合的标志性时刻——莞台高新产业园区壹号园区正式落成。这一天,中央台办经济局副局长涂雄、广东省委台办主任钟挥锷、山东省委台办主任张连三、东莞市委常委陈志伟等政府代表,与百余位台商齐聚园区现场,共同见证这一承载着35年莞台合作积淀的历史性成果。作为被称为东莞台商“第五张名片”的重大产业载体,该园区不仅是《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获批后首个实体化落地项目,更以“招商前置、定制开发”的创新模式,推动台商在莞发展迈入集群化、高端化新阶段,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园区所在地水乡经济区洪梅镇,曾是台商早期布局的重要落脚点之一。自2024年3月项目签约以来,仅用一年半时间,从土地摘牌到厂房封顶、再到整体落成,建设节奏不断提速,刷新“水乡速度”:2024年5月87亩用地摘地,6月正式动工,11月首栋封顶;2025年5月贰号园区动工,标志着首开区166亩全部开发完成。如今,壹号园区已建成13栋定制独栋厂房及1栋双创大厦,首批20家优质台资企业入驻,12家代表在落成仪式上接过定制厂房微缩模型,象征园区服务全面启动。目前,企业正陆续进场装修、搬迁设备,预计2026年5月实现首批投产,第二个完整年度年产值有望达25亿元,整体产值较原有水平提升10%以上,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与集聚效应。
这一成果的背后,是东莞持续深化两岸创新合作的战略定力与精准施策。自2023年9月《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以来,水乡经济区迅速响应,从项目对接到签约落地仅用3个月,随后高强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联动,远赴长三角、东南亚等地开展推介,精准对接台商需求。园区采用“定制开发”模式,由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牵头发起,企业提前参与规划,实现“签约即招满、竣工即投产”的高效目标。现场同步举行的智慧低碳园区战略签约,将推动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等绿色技术落地,打造国内领先的低碳示范园区;二期用地框架协议的签署,则标志着“产业用地定制2.0”模式正式启用,为不同规模台企提供灵活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产业集群版图。
35年前,首批台商扎根东莞,拉开了两岸产业深度合作的序幕。如今,台商已成长为推动东莞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从代工制造到自主创新,从单打独斗到集群发展,莞台合作不断跃升。莞台高新产业园区的落成,正是这一演进过程的集中体现。东莞市委常委陈志伟表示,台商选择入驻园区,彰显了其向产业链高端迈进的决心与长期扎根的信心。他强调,东莞市近期修订《共建台湾同胞宜居宜业美好家园若干措施》,将持续优化台胞在莞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等配套支持,助力共享发展成果。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宏钦在现场感慨:“这不只是厂房,更是成长中的产业家园。”他期待未来吸引更多台企、台青加入,让园区成为两岸产业融合与创新创业的高地。
当天活动结束后,嘉宾们实地参观了园区内的光伏充电停车场、智慧餐厅、双创大厦等配套设施,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园区生态获得广泛认可。当晚,东莞台商协会同步举行会长交接暨成立32周年庆典,园区落成成为台商入莞35年奋斗历程的生动注脚。从1989年起步,到如今形成530亩总体规划、首开区全面开发的产业格局,莞台高新园不仅承载着台商转型升级的希望,更将成为两岸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新标杆。未来,园区将持续引入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产业方向,强化产业链协同,推动更多创新资源集聚,真正实现“让企业进来、让人才留下、让产业成链”的发展目标。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