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汽笛,“宝华先锋BOHWA PIONEER”轮缓缓驶离东莞港二期码头,载运着62辆崭新的电动公交车,正式开启驶向罗马尼亚康斯坦萨港的远洋航程。此次出航是本年度从东莞港发运的第二航次电动公交车运输任务,标志着中国新能源客车出口的常态化运输通道持续稳定运行。这批电动公交车货值约4000万元,由中兴智能汽车针对罗马尼亚市政交通实际需求量身定制,涵盖6种不同车型,将用于当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车辆更新与运营维护,切实响应绿色低碳转型的全球趋势。在“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深化的背景下,中国与罗马尼亚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此次发运正是双边经贸合作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的生动体现。
为确保此次大型新能源装备安全出海,东莞海事局提前介入、靠前服务,秉持“立服务于监管之先”的工作理念,组织专业力量对承运船舶开展全方位预审,涵盖船舶证书文书、船体结构适航性、车辆安全技术说明书等关键资料,全面掌握货物特性与船舶装载能力,确保“船舶适装、货物适运”。同时,海事部门为“新三样”出口开辟专项“绿色通道”,加快办理船载危险货物申报、船舶进口岸申请等流程,提升通关效率。发运前,东莞海事局还召集码头运营方、承运船舶管理团队及代理机构召开专项安全协调会议,系统开展多用途船舶载运电动车辆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指导优化车辆装载方案,并完善针对车辆移位、火灾等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预案,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在装运作业期间,海事执法人员深入码头一线,围绕多用途船运输电动车辆的特殊性,对车辆吊装作业、舱内积载与系固绑扎、明火作业管控以及相邻车辆隔离等关键环节进行细致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安全隐患。东莞沙田海事处坭洲海巡执法大队执法人员黄俊荣现场表示:“我们重点加强对运输全过程的风险管控,督促船方严格落实安全措施,同时提醒其密切关注航程中途经海域的气象变化,强化航行期间的动态监控与车辆安全管理,确保整批货物安全抵达目的港。”这一系列精细化、专业化监管服务举措,既保障了重大出口项目的顺利实施,也展现了中国海事系统在支持高端制造“走出去”中的责任担当。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全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已达175.8万辆,同比增长89.4%,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新三样”出口已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作为华南重要港口城市,东莞依托港口枢纽优势与先进制造集群,正加速成为新能源装备出海的重要支点。东莞海事部门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聚焦辖区港航企业发展实际需求,不断优化监管模式与服务机制,强化对新能源车辆、动力电池等高附加值货物出海的全流程保障,全力维护“新三样”出口通道的安全、高效与畅通,以专业海事力量支撑外贸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