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辣椒乘协作东风闯湾区 "鲜速通道"助农增收添活力​

财经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8-27 12:13:07
 
 
  清晨六点,印江自治县沙子坡镇天星村的辣椒种植基地已笼罩在薄雾中。数十名农户背着竹篓穿梭在翠绿椒林间,指尖翻飞间,一颗颗色泽鲜亮的"椒霸天下"品种辣椒被摘入筐中。经过分拣、预冷、装箱,这些新鲜辣椒将在16小时内通过冷链专车直抵东莞商超,20小时后便能端上市民餐桌。
 
  "以前中间要倒腾好几道贩子,现在直接对接大湾区市场,价格涨了三成多!"基地负责人杨万松指着田埂旁停放的冷链车介绍。作为东西部产业协作的标杆项目,这片400亩的基地通过"东部市场+印江产品"模式,将传统销售链路压缩为"田间—冷库—餐桌"三点一线。今年试种的"椒霸天下"亩产达5000斤,按每斤均价6元计算,产值突破千万元大关。
 
  在柏果村务工的村民吴廷彩对此深有感触:"现在每天骑电动车10分钟来采椒,按斤计酬5角钱一斤,手脚麻利的一天能挣300多块。"基地落地三年来,已累计流转天星、红木等村400亩闲置土地,发放务工工资40余万元,带动5000余人次就近就业。63岁的田景秀老大娘笑称:"在家门口编辣椒筐,一个月也能赚千把块零花钱。"
 
  这条跨越千里的"鲜速通道"背后,是印江抢抓粤黔协作机遇的生动实践。通过构建"冷链物流+电商平台+订单农业"体系,当地成功破解山区农产品"出山难"困境。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透露,目前已有8家粤港澳龙头企业落户印江,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12个,带动发展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20余万亩。
 
  "早上现摘的辣椒,晚上就能做成重庆火锅底料。"在东莞盒马鲜生超市,消费者王女士对印江辣椒的品质赞不绝口。这种从枝头到舌尖的新鲜体验,得益于两地建立的"农超对接"机制。如今,印江番茄、食用菌等15类农特产品通过冷链专列常态化供应大湾区,年均销售额突破2亿元。
 
   站在天星村的观景台上眺望,连片的智能温室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随着东西部协作持续深化,印江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描绘新蓝图:"未来三年将建成50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培育'梵净山珍'区域公用品牌,让更多印江味道香飘大湾区。"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