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突破1200万的历史性时刻,广东率先打响人才争夺战。2月5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省委书记黄坤明宣布启动"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以"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为号角,携1900万市场主体与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向全球青年才俊抛出橄榄枝。这场人才战略突围战背后,是广东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争夺全球产业话语权的深谋远虑。
面对ChatGPT重构产业格局、人形机器人颠覆制造形态的剧变,广东清醒认识到:得人才者得未来。全省31个制造业大类中,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被列为引才重中之重,折射出广东对"卡脖子"领域的前瞻布局。省人才办负责人直言:"1222万应届生不是就业压力,而是建设21世纪产业体系的战略资源。"当传统制造业大省向智能创造强省跃迁,这场人才争夺战实为产业升级的生死时速赛。
广东祭出史无前例的引才组合拳:春、秋两季在广州、深圳举办"万企万岗"超级招聘会,京沪等N城联动计划由省领导挂帅出征。华为、腾讯、比亚迪等科技巨头与华工、南科大等顶尖学府同台竞技,50万+年薪岗位与"揭榜挂帅"机制双轨并行,既瞄准"高精尖缺",又广纳"大国工匠"。值得关注的是,计划特别设置县域人才专列,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智力活水,破解区域发展失衡困局。
广东摒弃"大水漫灌"式引才,构建"产业-人才"精准适配系统:针对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定制专场招聘,设立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职称评审通道,首创技术经纪专业评价体系。省创新创业基金2.47万亿资本蓄水池与科技金融15条新政形成合力,为青年创客提供从种子期到IPO的全周期护航。数据显示,全省45岁以下科学家担纲项目占比近半,青年人才基金支持率突破65%,制度性破壁初见成效。我省深谙"引才易留才难"的规律,打造"来粤第一站"暖心工程:求职交通补贴、免费人才驿站、家属随迁保障构成三维服务体系。更突破性的是,新政明确破除"唯学历""唯帽子"桎梏,首创"突破性业绩"评价维度,为"偏才""怪才"开辟上升通道。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落户、社保、创业注册"秒批秒办",用制度创新兑现"珍宝绽放"承诺。
莞讯网观点:广东此番人才战略绝非简单的人口迁移,而是以制度性开放重构全球创新要素配置格局的深层次变革。当"孔雀东南飞"升级为"鲲鹏湾区聚",这场百万人才工程或将重塑中国区域经济版图。但需警惕"虹吸效应"加剧区域失衡,如何在引才与育才、集聚与辐射间找到平衡点,将是检验改革成色的关键标尺。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