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千里来追梦

万象   来源:经济参考网  责任编辑:天下  2014-01-19 09:12:23
    上世纪70年代,我从武汉来到了鄂西北的小城老河口工作,因为父母兄妹都在武汉,我每年都要回汉探亲一次。武汉到老河口虽有400公里,途中基本上都是平原和缓坡丘陵,没有高山和大河阻隔,而且既有铁路又有公路,我却实实在在感到了交通的不便。
  那时到老河口的火车每天只有一班慢车,晃晃悠悠的走一段停一站,即使正点到达也要14个小时,坐一趟下来,把人折磨得疲倦不堪,神情恍惚。
  我们就往往把出行的方式选择在乘汽车上。那时的老河口和武汉有207国道相通,但到武汉的客车每天仅有一班,因道路不仅狭窄弯曲,而且不时有路段在维修,所以到武汉的客车也像老牛一样要晃荡一天才能到达。有一次,我到武汉开会,为了赶时间,我坐清晨就出发的班车去,车行到半路上时,由于司机太疲劳,居然迷迷糊糊打起了盹,汽车向公路边斜插而去,幸亏公路两边是粗大的白杨树,汽车擦过一棵大树后,一头撞在了一棵大树上,把车撞熄了火,我们才有惊无险地躲过一劫。但由于车是撞断了前梁弹簧钢板,再无法动弹,司机只有跑到前面一个集镇上打电话回去,叫送来一幅弹簧钢板。等钢板送来,车修好,天已经黑尽了,司机在这样的路况下是不敢开夜车的,我们只有在附近的小旅馆住了一宿。第二天早上班车继续出发,可惜到武汉已是下午,错过了我开会的时间。
  到了90年代,虽然火车已经开始提速,但武汉到丹江的火车却停开了,我们要想乘火车回武汉,必须先乘汽车到襄樊,再转乘火车。老河口到襄樊虽然只有七十公里,但汽车往往需要折腾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再乘六个小时的火车到武汉,往往还是要折腾一天。
  由于交通状况不好,也大大影响了我们这个县级市的经济发展,到90年代末的时候,我这个参加工作近三十年的文化干部每月仅只拿到三四百元,而我妻子所在的厂垮了后,居然连一分钱的生活费都不发,为了生活所迫,1999年,年已47岁的我只有携妻儿远走它乡,去广州打工。在广州打工的第二年,我从媒体上了解到:全国各地正在大规模修建高速公路,从武汉到十堰的高速公路也开始修建,这条高速公路将通过我生活了几十年的第二故乡--老河口。得到这个消息我异常兴奋,当儿子提出利用双休日去学驾驶时,我欣然同意了。
  到2003年,我们一家在广州打拼了三年,已经拥有了一笔积蓄,我们没有首先考虑买房,而是去买了一辆小轿车。此时的广东三角洲地区,交通已是十分发达,每逢休假,儿子就驾车带着我们全家,到深圳、中山、珠海、肇庆、海口、三亚等地旅游,我们在饱赏了沿途风光的同时,也第一次感受到了交通的便利。
  2005年的9月底,当我们从报纸上看到武汉到十堰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我们一家欢欣鼓舞,决定全家驾车回老河口探望一下久别的亲友。
  金秋十月的一天,我们全家怀着兴奋和激动的心情上路了,从广州所住的小区开出不久,我们就踏上了“京珠高速公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奔,我们随着车内跳荡的音乐,欣赏着路边的风景,那份惬意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从广州到武汉有一千一百公里,听说在80年代时,乘火车都需要三四十个小时,可是我们家的小车这天开到武汉时,天还没有黑尽,算起来一共才用了13个小时。在武汉玩了几天后,我们开始向鄂西北的老河口进发,出了武汉,上了“汉十高速公路”后,我大为惊叹:汉十高速公路修得真是又美观又舒坦,每隔几十里就闪过的顶上天桥,各具特色,让人不由得欣赏叫好。一路上的风光我还没过足瘾,小车就已经下了高速公路,开始进入老河口市,看看时针,从武汉到老河口居然只用了三个半小时。小车缓缓驰过老河口那熟悉的街道,往事历历顿时浮想在心头,我不由得百感交集,心中涌出声声感慨:八千里路云和月啊,希望未来还能开着我的车,踏上更高速的路,也希望高速的免费不仅仅是在节假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