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分开”仨月 门诊量明显增加

万象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天下  2014-01-09 11:58:05

“医药分开”仨月 门诊量明显增加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关系到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医药分开”仨月 门诊量明显增加

  叶先生的单据上显示,药品让利金额为61.59元。

  新老卫生局长热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市卫生局局长金行中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今年10月将召开试点工作总结会议,根据效果确定是否扩大取消药品加成工作试点范围

  对于广大市民来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无疑是最关注的民生话题;对于卫生局局长而言,试点取消药品加成,推行公立医院改革是最迫切推进的工作。昨日,在塘厦代表团分组讨论现场,曾任东莞市卫生局局长、现任塘厦镇委书记的管敏政和现任卫生局局长金行中展开讨论,新老两任卫生局局长相互切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经验。市卫生局局长金行中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东莞破解看病贵问题在5家公立医院试点取消药品加成工作,至今三个月时间门诊量有明显增加,群众反应比较好。他透露,将在今年10月召开试点工作总结会议,“看效果再定是否扩大范围,目的是让市民看病得到更大的实惠”。

  背景:5家公立医院试水“医药分开”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是市民最期待解决的难题,而“以药养医”又被视为造成“看病贵”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在目前公立医院推行自负盈亏改革的背景下,国家政策允许公立医院在药品定价时,在采购价的基础上增加15%。

  为了破解“以药养医”造成的“看病贵”难题,2013年9月底,酝酿了4年的东莞公立医院改革终于有了突破,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试点公立医院实施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补偿方案。2013年10月1日,东莞选取石龙人民医院、新涌医院、莞城医院、石碣医院、道滘医院5家公立医院作为试点,正式取消15%的药品加成,按采购价格向患者提供药品。

  据统计数据显示,5家试点医院在2012年度药品加成收入为4273万元,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后,市财政将给予补助1208万元,预计将减轻患者负担1708万元。

  未来:明年进一步扩大取消加成范围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东莞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特别是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取得突破。

  记者了解到,今年市政府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将从基本药物、取消药品加成和镇街公立医院“政事分开”等三个方面展开。在使用基本药物方面,东莞将巩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成果,今年下半年将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鼓励其他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在取消药品加成方面,记者了解到,试点执行时间将在今年12月31日结束。按照政府工作计划,将在总结5家公立医院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从2015年起进一步扩大在市镇公立医院实施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保药品价格真正降下来,让市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观点:镇街公立医院应“政事分开”

  昨日,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市卫生局局长金行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对于基本药物制度,金行中表示,目前东莞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原来的524种扩大到了900多种,“全市使用基本药物的公立医院已经达到了40%,今年将进一步扩大范围”。

  针对市民普遍关注的取消药品加成问题,金行中告诉记者,东莞5家公立医院试点“医药分开”已经有三个月时间,“群众反映比较好,门诊量有明显增加”。金行中透露说,在试点工作推行一年之后,今年10月份将召开总结会议,“看效果再定是否扩大范围,目的是让市民看病得到更大的实惠”。

  金行中认为,在镇街公立医院存在着“政事不分”的情况,也就是医疗职能与卫生监督和疾病防控职能没有分开,“医院面临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尴尬局面,卫生监督执法比较薄弱”。他建议镇街公立医院应该“政事分开”,将卫生监督和疾病防控职能剥离出去,独立设置专门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

  深读

  两任卫生局长热议医疗改革

  市人大代表、市卫生局局长金行中:

  探索常规投入机制 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立性

  2013年10月,金行中被任命为市卫生局局长,至今两个多月时间。昨日,金行中讨论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金行中表示,广东在政府投入上,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全国人均政府投入金额为247元,而广东是204元。此外,就东莞而言,东莞的财政投入除了大型建设修建医院以外,没有常规投入。

  金行中说,兄弟城市深圳、广州、中山等城市都会有常规投入,如按人头或者床位进行补贴等等,并同良好的绩效考核机制相结合,“这才能促进我们公立医院的公立性,发挥其公立性作用,不能让公立医院完全靠自己养活自己。”

  金行中补充道,在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意见里面,已经提到要探索常规投入机制,而接下来如何更好地进行改革,还需要财政、发改等部门共同协商探讨。

  市人大代表、塘厦镇委书记管敏政:

  医改由卫生部门牵头力度不够

  塘厦镇委书记管敏政可以说是一名“老卫生工作者”,他2007年3月正式任职市卫生局局长,2011年启动了东莞新一轮医疗改革之后,离开了卫生局掌舵塘厦。

  昨日分组讨论时,管敏政对“老本行”非常关注,不断问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事情。

  当金行中介绍如今卫生局把食品安全综合职能交出去,而把医疗体制改革职能拿了回来时,管敏政说:“为什么要拿回来呢?”他表示,原本是发改部门或者是政府层面做的工作,现在由卫生部门牵头去做,力度可能会小很多。

  会场传真

  东莞2009~2011年医闹118例,代表、委员热议:  

  打击职业医闹

  警方应出重拳

  本报讯在昨日的分组讨论中,医闹问题受到人代表的普遍关注。市人大代表戴凤平等人直接提出,面对医闹,医院需要警方的大力支持,但实际情况是面对职业医闹上门纠缠,警方出于一些原因,通常是过于“温柔”,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在处理医疗纠纷时非常被动。东莞市医疗机构为此每年要支付超过千万元用于医闹引起的开支。市政协委员李镜波建议最好每个公安分局都有一名局长或副局长“挂帅”,作为处理医闹事件的责任人,与医院共同维护良好的就医环境。

  “遇到纠纷 患者只信‘闹’”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