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取消药品加成以来,慢性病患者最能体会药价下降
9月22日,东莞市政府常务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东莞市试点公立医院实施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补偿方案(试行)》,其中明确,从10月1日起,东莞石龙人民医院、新涌医院、莞城医院、石碣医院、道滘医院5家公立医院将试点取消药品加成,取消15%的药品加成。
自此,东莞公立医院改革真正进入了实操阶段,一直被誉为“看病贵”毒瘤的“以药养医”在这里将组建成为历史。
今年9月30日,《东莞市试点公立医院实施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补偿方案(试行)》正式下发,其中就明确了,当试点医院的药品使用量、药品收入占比、人均门诊诊疗费等指标下降达到一定的要求时,将给予一定比例或者全额的奖励。

五家公立医院试点启动1个月后的数据显示,患者医疗费用直接受惠金额为24.46万。记者 谢匡时 摄
讯 从今年10月1日起,石龙人民医院、莞城人民医院、石碣医院、新涌医院、道滘医院五家医院启动“医药分开”试点,取消15%的药品加成。自此,东莞公立医院改革真正进入了实操阶段,一直被誉为“看病贵”毒瘤的“以药养医”在这里将逐渐成为历史。
12月20日上午10时许,石龙人民医院内科门诊外,唐先生正拿着病历本等候就诊,“今年2月份,我总是头晕不舒服,就到医院检查,竟然发现了高血压。”此后每个月,唐先生总要到石龙人民医院报到,“每个月都要来拿那些药,每次大概要花费130多元。”
不过最近两个月,唐先生留意到,“花费好像少了点,现在一个月只要110多元了,不知道什么情况。”多番询问下,唐先生才知道,原来石龙人民医院是东莞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现已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了。
和石龙人民医院一样成为试点的,还有莞城人民医院、石碣医院、道滘医院、新涌医院。从今年10月1日起,这五家医院已开启“医药分开”试点,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自此,东莞公立医院改革也真正进入了实操阶段。
取消药品加成,创收被抑制
回首东莞公立医院改革推动进程,它已足足走过了4个年头。
2010年8月,东莞已确定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名单。
2012年10月,市政府正式印发了《东莞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市公立医院改革方向明确,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和主导地位,探索公立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
直到2013年10月,东莞公立医院试点才终于拉开“序幕”。
这4年中,东莞的公立医改方案也经历了无数次修改,黄锦麦是东莞市医改方案起草人之一、市医学会会长。他也坦言,自国家新一轮医改启动后,公立医院一直被认为改革最难啃的骨头。
那东莞公立医院改革如何切入?黄锦麦说,“医药分开”就是一个突破口。
目前,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三驾马车,分别是15%药品加成(即在药品的采购价上加收不超过15%的加成)、服务收费、财政投入。其中,药品加成制度也给了医院较大的创收空间。根据统计,从东莞医院近年的业务收入情况来看,医院医疗业务收入中,药品收入就占了40%左右甚至更多。
黄锦麦说,“那把药品加成取消,三个收入来源改为两个,这样一来,医生用贵药也没用,用多药也没用了,这样也就平抑了创收的冲动,最终,也能将以药养医的机制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