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莞市区将再建12座人行天桥

交通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5-10-27 12:53:22
欧阳南江
 
  2016年东莞市区将再建12座人行天桥
 
  东莞市区已经建起了10座方便市民过街的人行天桥,2016年,东莞市区还将新建12座人行天桥。
 
  10月23日,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欧阳南江接受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采访时透露了这一好消息。
 
  不仅如此,欧阳南江还深度解读了东莞新一轮城市总规——《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透露总规将实施“一中心四组团”分区统筹战略从而打破东莞现有的“诸侯经济”格局;新一轮城市总规将提升主城区的首位度,在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新型城市交通体系中建立城市慢行系统,实现打造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远期目标。
 
  关键词1:人行天桥
 
  2016年在市区
 
  新建12座人行天桥
 
  一直以来,东莞交通体系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机动车网络,解决的是行车难的问题,而立体人行过街设施建设考虑较少。
 
  2013年,市规划局向市政府报送《关于加快建设市区立体人行过街设施的报告》,请求协调建设人行天桥的相关事宜。
 
  由于人行天桥的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对自己天天生活的城市,群众对天桥选址最有贴身体会和发言权。
 
  在确定天桥的选址方面,市城乡规划局始终将群众的意见作为重要考虑的一个环节,一是对历年群众通过政府热线、阳光热线等强烈要求建设人行天桥的地点进行详细的勘察和筛选,二是在初步确定选址的现场和网站发布《人行天桥建设项目社会民意调查》,充分征求群众意见。
 
  通过梳理和分析群众的意见,市城乡规划局对两座人行天桥的选址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如东纵路沃尔玛人行天桥,原选址在人民公园东纵路丁字路口,群众认为该处现有红绿灯和人行斑马线,过街难度和人流量远不及东纵路沃尔玛路段,建议将选址调整到沃尔玛路段,该局予以了采纳。
 
  继去年市区启动新建的10座人行天桥项目投入使用后,市城乡规划局决定在市区启动第二批新建12座、完善1座人行天桥项目。第二批人行天桥在地点选择上更合理,充分考虑人性化设计,并预留了电梯的建设条件,该项目预计2016年动工建设。
 
  关键词2:诸侯经济
 
  实施“一中心四组团”分区统筹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充分发挥市、镇、村各级的积极性,实行“多个轮子一起转”,从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一跃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耀眼的新星,无论经济总量、人口规模还是城镇化水平,在地级市中均位居前列。
 
  这种“诸侯发展模式”,曾推动东莞快速启动工业化和城市化,但到现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包袱:一是各镇街独立发展,城市建设分散,集聚能力不强,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处处是城市、处处非中心”等问题;二是村镇级别发展平台过小、招商引资层次不高,区域间的各种生产要素得不到优化组合与有序流动,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类型同质化,土地资源效益低等问题;三是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政,建设标准不一,存在“小而全”重复建设,导致整体水平不高。
 
  欧阳南江直言,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次规划以同类型经济区一体化理念统筹镇街(园区)发展,实施“一中心四组团”分区统筹战略,以组团为单位,跨镇域整合协调产业、土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资源,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提高设施配置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类指导,制定差别化的组团引导和调控政策,形成差异化的资源供给,以适应新的区域竞合的需要。
 
  关键词3: 市中心首位度
 
  双核中心下的多层级城镇体系
 
  不少城市重视主城区的首位度,或者叫城市中心度。那么,东莞市区的首位度如何呢?主城区的首位度与5年前、10年前相比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接下来,市区的首位度还需要坚守吗?
 
  欧阳南江回应,东莞既然要统筹发展,趋势肯定是需要相对集中,但是东莞不是一个单中心的城市,未来会变为“双核”中心,即中心组团中现有的主城区和松山湖高新产业区。从产业划分上看,主城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松山湖仍然保持创新驱动发展。
 
  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陈志军也认为,东莞是组团发展的城市,相对来说中心均质化,与其他大多数单中心城市都不同,东莞也没必要复制单中心发展模式。
 
  在未来的发展中,陈志军认为东莞肯定还是会“强心”,但不等于会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是既要把市区中心进一步优化提升,又要把组团级别的城镇中心进行强化,形成一个有高有低、有主有次的完整体系。
 
  而这个分层级的中心体系也会采取差异化发展,强调互补功能。例如市区更注重行政文化、现代服务等功能的提升,松山湖、生态园等地以科研创新为主要引擎,虎门、长安等也都有分别的定位,多层级的中心节点形成一个既有互补又各有特色的城镇体系。
 
  一把手谈严实
 
  推进行政审批改革 建立批后监管体系
 
  今年市城乡规划局制定并实施了《东莞市规划行政审批改革方案》。
 
  主要改革思路是,按照《东莞市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精神,实施宽进严管,凡是国家、省、市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建设单位能够通过加强自律管理、能采取事后监管的管理方式实现的,不再进行实质性审查,改为形式性审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以规划条件核实为核心,规划条件核实测量为抓手的批后监督管理体系。
 
  从实施至今的情况来看,在优化项目规划审批方式,实现“宽进”的环节,实实在在提高了审批手续的办理效率,得到广大办事单位的欢迎和肯定。
 
  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在建立批后监管体系,实行“严管”阶段,如何顺利加强批后的监管,并取得办事单位的理解和配合。目前,我局已制定并发布了批后监管的多项配套文件。
 
  下一步,市城乡规划局将加紧制定建设工程规划核实阶段的办事指南,进一步完善规划行政审批改革方案,推动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实。
 
  严实数据
 
  初步确定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录91处
 
  为了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东莞早于2011年在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石龙镇、国家历史文化名村茶山镇南社村和石排镇塘尾村,评定并公布了第一批历史建筑187处,其中4处现已经转为不可移动文物;2015年,东莞启动了第二批历史建筑的评定工作,现初步确定了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录91处。目前,该名录正在对外开展公示,公示结束后,将上报市政府审定。(记者 冯欢)(来源:东莞时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