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市社保局做客《阳光会客厅》,详解新政实施细节
讯(记者 郑思琪)社区门诊能否简化转诊手续?东莞市民异地就医如何享受社保待遇?东莞社保新政自今年10月1日实施以来,历经近三个月全民“大考”,交出首期答卷。12月23日上午,东莞市社保局做客在线访谈节目《阳光会客厅》,分别就社区门诊、补充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以及异地就医等市民极为关注的社保新政举措等话题,与阳光网友进行交流,并现场回答大家的提问。 对本期节目感兴趣的网友还可登陆我们的直播专题:《阳光会客厅:重磅解读社保新政惠民细节》留言发问,我们将邀请市社保局对网友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
记者从访谈现场了解到,在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自推行近三个月以来,已为5000名参保人提供了总额高达5000万元的社保报销。其中,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在年度自费支出达到3.5万元的基础上,剩余部分最高可报销30万元,基本能满足市民的大病治疗,缓解“因病致贫”的困局。
东莞600万参保人可享社区门诊
社区门诊首诊7折报销在此次推出的社保新政中备受关注。据东莞市社保局副局长张亚林介绍,早在2008年,东莞已经建立了以社区为基础的门诊统筹制度,其中分为以个人账户为基础的账户制度,以及以社区医疗服务为基础的门诊制度。社保新政推出以来,新加入社区门诊首诊医疗的主要是拥有个人账户的社保参保人,大概有2万多人,加上原有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东莞共计有600多万人可享受社区门诊社保报销。据统计,目前在社区门诊就诊的东莞参保人每月大约160万人次,平均每人支出的医疗费用大约为50元,报销比例在65%左右。
据介绍,参加东莞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可根据工作地或居住地就近原则,任选其中一处的社区门诊约定定点首诊。首次预约需要携带身份证以及社保卡,之后只需携带社保卡便可前往社区门诊就诊,并享受首诊7折报销。选定社区门诊后,参保人在一年内有权更换一次门诊,但所换门诊原则上要求在同一镇街,需要跨镇街更换门诊点,须经社保部门批准。
张亚林表示,今后社区门诊的发展趋势将不局限于为参保人提供简单的疾病诊断,还将把传达健康生活方式、预约更高级别的专家治疗等服务范畴纳入其中,让社区门诊逐步发展成为参保人的“家庭医生”。在这一推进过程中,社区门诊争取实现服务均等化,在不同镇街、不同社区门诊之间,将服务质量进行量化,争取不同地区的参保人能够在社区门诊环节享受到公平的门诊服务。
相关链接:
直播专题:《阳光会客厅:重磅解读社保新政惠民细节》
1,,,,,,,
《东莞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