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中药提取委托加工”争议最大

万象   来源:经济参考网  责任编辑:天下  2013-12-14 11:24:29
  记者从正在召开的第7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上了解到,由于不少中成药企业对不久前下发的《关于加强中药提取和提取物监督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有很大争议,国家食药总局药化监管司于5日在北京召开加强中药提取和提取物监督管理研讨会。
  国家食药总局相关人员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为进一步规范中药提取和提取物生产使用行为,保障中成药质量安全,该局起草了《关于加强中药提取和提取物监督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加强对中药提取的监管要求,明确对中药提取物的备案要求,强化中药材前处理和药渣的管理,界定具有国家药品标准中药提取物范围,对提取物违法违规行为明确了定性和处理要求。”他指出,《通知》的出台能够进一步规范中药提取和提取物的生产秩序,严厉惩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鼓励优势企业健康发展,强化中成药生产企业的质量责任,确保中成药质量。
  但是,记者从全国药品交易会上了解到,一些中药企业最不能忍受的是《通知》中“取消委托加工”的条款。
  《通知》提出,中成药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与生产品种和规模相适应的中药提取能力。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部取消中药提取委托加工。允许集团内部企业之间可共用一个提取车间,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本省和外省异地建立提取车间,但必须严格管理。
  一家行业协会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提取设备和技术的限制,不少中成药企业都是外购中药提取物,然后回厂后自行加工。“中药提取物是原材料,不是药品,只要质量可控合格,为什么不允许委托加工?”
  “我们有自己的提取车间,这个《通知》对我们没影响。”一家上市公司副总裁指出。
  可一家小型中药企业老总告诉记者,上市的中药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提取车间,但其他中药企业大多规模不大,不少企业受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多年来一直采取外购中药提取物的方式进行生产。“因此,如果按照《通知》执行,这些企业都没法生存,只有去找别人合作。”
  不过,中国中药协会相关人员认为,《通知》强调自行提取、杜绝委托加工是为了从源头遏制中成药造假、质次等问题,从长远看有利于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
  据悉,目前国内中成药生产企业为2595家,康恩贝、亚宝药业、云南白药、同仁堂等中药上市公司具备自己的中药提取车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中药企业不具提取能力2016年关门 2013-11-29

· 含毒中药需改说明书 涉同仁堂白云山多产品 2013-11-19

· 贵州拟在“十二五”末实现中药民族药产业产值500亿元 2013-11-13

· 中药走出去亟须掌握标准评定话语权 2013-10-18

· 云南建立中药材动态监测和信息服务站 2013-07-2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