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私人订制”融资渠道受热捧

企业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5-01-21 09:59:12
  东莞“私人订制”融资渠道受热捧
 
  有政协提案2014年初调查统计,东莞中小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的99%,其中急需融资的中小企业超过七成;业内人士期待民间金融街“给力”金融服务
 
  “不想孩子睡懒觉,可以点击这个,远程遥控家里的窗帘在8点时自动拉开。”昨天上午,维尔霓斯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群向本报记者演示该公司开发的“物联系统”。
 
  这套“物联系统”可以让家庭所有电器控制终端进入手机屏幕,但陈群并不满足于此,他希望这个系统可以一对一推送购物、社区游戏和广告,可开发需要巨额资金。
 
  “目前,国内没有非常理想的融资合作伙伴。”陈群说,他准备带他的策划书去美国“纳斯达克”找“伯乐”。
 
  在这位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年轻老总看来,每个企业的融资需求具有个性化,希望真正“私人订制”式的融资平台能尽早建立健全。
 
  事实上,如何帮扶中小企业融资,是每年东莞“两会”上看似很老却一直新鲜的话题。有政协提案2014年初调查统计,东莞中小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的99%,其中,急需融资的中小企业超过七成。
 
  如何“脉准”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搭建中小企业与现有金融平台的无缝对接,无疑是摆在东莞政府助推东莞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大课题。
 
  企业
 
  小微企找融资出路“联姻”上市公司
 
  一边融资一边发展壮大,东莞良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算是个典型。
 
  昨天,这家企业的总经理廖建文说,过去五年,公司不断实现生产环节智能化,用机器代替工人,结果是年年砸钱,直到去年,机器换人的成果总算是凸显出来了,公司产值实现1.3亿元,盈利1300多万元。
 
  小微企业主动走上转型升级之路
 
  位于石碣西南大元工业区的良友五金制品厂,创办于2007年。这是一家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廖建文说,当时找了个50平方米的小厂房,投资才100多万,生产“直插”,是个名副其实小微企业。
 
  2010年开始,“直插”渐渐被冷落,良友转为生产LED贴片支架,开始主动走上了转型升级的路子。那年,工厂有200人,产能达到了五六千万元。
 
  “当时,行业内很多五金厂在是否转型面前犹豫不定。很多企业家放弃了。为什么?所谓的科技化、智能化,就是不断砸钱的过程啊。”廖建文感慨地说。
 
  廖建文自曝,从2008年以来,公司几乎常与银行打交道,公司就是在不断借钱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的,因此他对东莞现有的融资平台都相对熟悉。
 
  2008年,良友初创之期正是急需用钱的时候。对于小微企业,银行借贷的门槛是高的,条件也是比较苛刻的。廖建文说:“存进去200万元,可以借出来400万。”
 
  这样的条件,卡住了很多需要继续资金周转的小微企业,但是廖建文却接受了。原因很简单,“咸水,那是口渴的人会喝的。”只要能实现资金周转,企业还是必须接受。
 
  这样的借贷,良友坚持了三四年。幸好,公司的业务量不断增大,企业发展也慢慢壮大。
 
  但是,良友的融资需求却是越来越膨胀。
 
  因为,这家公司从2010年开始,主动转型升级,购买进口机械,一开始在个别生产环节,慢慢地,蔓延到整个生产环节。比如,检测智能化、包装智能化就花了几百万,去年实现了模具全面改造,花了一千多万元。
 
  廖建文说,随着企业壮大,融资不再需要“存200万贷400万”这种模式,而是利用有票融资,即发票可以作为融资的凭证。这样一来,一分钱可以当成两分来用。
 
  为保持良好信用曾借高利贷还款
 
  都说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不易,廖建文在多年融资历程中摸索出一些门道。
 
  “老实说,政府也好,银行也好,永远都不会对一种企业扶持,那就是没有希望的小微企业。”廖建文说,从创办企业至今,企业从没停过向银行借钱。为什么?因为业务量增大,资金链流动更大。传统制造业要转型升级,智能化、机械化就是靠钱砸出来的。
 
  廖建文告诉记者,不断把钱砸在更新生产设备上,看似资金一直紧缺,但是企业却在慢慢壮大。“往年只能赚个几十万,去年明显提高了利润,说明这几年砸钱的效果出来了。”
 
  传统制造业如何利用现有政策融资呢?廖建文的心得是“信用”。他自曝,曾经为了准时归还银行贷款,他不惜借高利贷,这种民间高利贷利率高达3分、5分。而这样做都是为了保持良好的信用。
 
  “每个人的信用是平等的,信用大了,靠的是自己做大,不是银行给你的。”廖建文感慨地说。
 
  他告诉记者,企业想要取得融资贷款,首先,在行业的口碑要好,第二,银行也会看企业生产的产品,以及行业潜力。第三,企业的流水必须清晰。比如,有些传统企业付款采用现金交易,企业看到转账流水账,它无法掌握到你的财务状况,调查成本高。第四,企业的税务一定要清晰,如果你一年里没纳什么税,银行怎么会拨很多钱借给你呢?
 
  找融资出路,“联姻”上市公司
 
  过去五年,良友巧用融资政策,一步步实现企业生产车间智能化,实现转型升级。新的一年,这家公司的产值目标是翻一番。而且,新的一年,良友将会结束一边借钱一边发展的模式。因为,它通过“联姻”的渠道解决了融资的难题。
 
  廖建文告诉记者,2014年,良友已经“嫁给”了上市公司——广州鸿利有限公司。广州鸿利控股51%。廖建文说,联姻解决了这几年来融资的难题,这也是企业做大做强后的另一个融资出路。
 
  近几年,不少房地产公司、酒店行业都转而投资LED,这些大鳄的加入,作为传统制造业的良友遇到的竞争越来越大。而这时,广州鸿利这个合作伙伴抛来了“橄榄枝”,双方一拍即合。在廖建文看来,传统制造业扎实的实战经验正是这家上市公司所看重的。(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