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没有特别有名的大学和科研院所,所以把外地、海外的科研机构和东莞的制造业企业进行对接,让他们‘相亲’是东莞‘招科引智’的重要方法。”昨日下午,在2013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的新闻访谈中,市科技局副局长严济荣如是说。
“东莞不缺钱,缺的是高科技”
严济荣介绍说,去年东莞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是3400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36.2%,有4000多家科技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00多家。
但是严济荣表示,东莞现在并不缺钱,还是缺高新技术、缺现代服务业、缺高科技人才。“我们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吸引科技产业、科技企业、科技项目、科技人才落户东莞。”
严济荣表示,东莞要实现“腾笼换鸟”,最需要的是引进好的项目、技术和团队,尤其是要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
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在谈到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产学研一体化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产学研一体化是转型关键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李卫荣表示,东莞缺乏高科技人才,但是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有科研成果、发明专利,但是他们又不能投入生产,所以该企业就是通过和科研院所的沟通,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科研创新的水平,继而促进了企业的提升和发展。
“产业链的每一个层面都需要技术创新,要实现技术创新,就要有好的平台。”李卫荣说,为了更好地使企业的技术、管理等要有好的平台,为此,今年该企业还申请建立了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严济荣说,东莞没有特别有名的大学和科研院所,所以把外地、海外的科研机构和东莞的制造业企业进行对接,让他们“相亲”是东莞“招科引智”的重要方法。 (记者关旭东、代希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