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同讨论东莞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路径

企业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3-03-20 10:14:18

专家共同讨论东莞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路径
 
日前,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2年度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不包括深圳),共有15730家企业入选。有效期为三年。
 
创新型中小企业是指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的基础力量、企业创新能力的“认证”标志。
 
当下,中小企业参与创新的重要性为何越来越凸显?中小企业要实现创新发展,会遇到哪些难题?当前,如何进一步强化东莞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培育更多的“硬科技”企业?本期“三人行”邀请到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朱名宏、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林江、知名财经评论家谭浩俊,共同讨论东莞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路径。
 
本期嘉宾: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 朱名宏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 林江  
 
知名财经评论家 谭浩俊
 
中小企业成创新生力军
 
记者: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当下,中小企业参与创新的重要性为何越来越凸显?
 
朱名宏:在科技创新方面,对于大企业而言试错成本高,追求成功率。相反,中小企业有强烈的产权激励,敏锐的价值发现能力和灵活的决策机制,试错成本低,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是一支最敢于冒风险的生力军。
 
此外,以往大量的研究开发活动集中在大学、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而这些科研机构不具备将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权力与能力,导致了大量的创新成果无法再实现其最终价值。中小企业对各类科技成果的大量需求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大力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进程。
 
中小企业在吸收先进科技成果的同时,也从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人员进入企业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组织企业的研发工作,促进了科研体制的改革。
 
林江:中小企业具有“船小调头快”的特点。面对当下复杂的环境,中小企业能够展现机制灵活的优势,能够应对和消化种种不确定性。中小企业集中了民间的智慧、韧性和潜力,是创新发展的底层支撑,也是国家培育大企业的基本面。最近几年,在中小企业这一庞大群体当中已藏龙卧虎,他们已经升级成为越来越多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这些企业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重要力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
 
谭浩俊: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更是企业乃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具体而言,中小企业为大型企业提供细分领域和供应链条上的配套,而在当前创新引领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形势下,中小企业参与创新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主要原因在于产业链上的分工越来越细密,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产业链上各个环节整体的协同创新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培育和发展起一个内在有机关联、相互协同促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生态,对保持和提升我国整体产业链供应链的水平和韧性非常重要。而作为优质中小企业的基础力量,“创新型中小企业”是后期成长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重要先决条件,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多措并举激活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记者:中小企业要实现创新发展,会遇到哪些难题?当前,如何进一步强化东莞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培育更多的“硬科技”企业?
 
朱名宏: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是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对东莞而言,一是要引导高校优势学科与创新平台、科研院所研发力量、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等优质科技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服务。二是要围绕市场需求,统筹产业创新资源,完善产业研发创新网络,组织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此外,还要促进上中下游联动,大中小企业融通,“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实施载体、项目、金融、服务联动配套,形成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实现多方共赢。
 
林江:除创新代价大、资金不足等内部因素以外,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在事实上还存着技术成果转化困难、技术市场不健全、缺少技术服务平台等难题。在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东莞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扶持政策,实施技术转移机构备案管理,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
 
谭浩俊: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市场中是弱者,他们的发展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这些企业有创意、有处于萌芽期的技术或商业模式、有创业的冲动,可他们没有资金、没有资产。因此,一方面要鼓励银行金融机构结合科技型企业特征,推行差异化科技信贷评价机制,综合运用各种增信手段,丰富科技金融产品体系,提升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另一方面要鼓励科技型企业“创新换资”,充分利用研发投入、科技人才、科研平台等创新要素向银行金融机构融资。
 
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记者: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发挥大企业和平台作用很关键。在推动大中小企业实现协同创新,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升级上,如何充分调动政府、企业、机构、院校等多方力量?
 
朱名宏:科技创新发展既要靠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更离不开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共享能力,以数据和资源赋能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新的产业形态下实现快速迭代,创新成果通过创新链、供应链、数据链回流大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
 
推动大中小企业实现协同创新,要从资源、资金、渠道等方面探索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构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如积极引导大企业共享科研与创新资源,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支持大型企业创新裂变、分拆孵化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
 
林江: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是释放大企业创新活力、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潜力的催化剂,也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黏合剂。要通过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创新平台,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创新生态,着力探索和推广融通发展模式,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也要发挥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特色载体建设,依托特色载体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型产业创新生态。
 
谭浩俊: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有利于释放大企业的产业资源优势,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潜能,有利于保障产业链畅通。从市场端看,应以促进产业链薄弱环节和大企业配套需求为重点,组织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样机研发,引导中小企业精准补链;从政府端看,要进一步优化升级营商环境,支持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