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时间网讯 辣妈诗诗昨天在微信圈里发了两个字:复婚。闺蜜留言说这是“母亲节”最好的礼物。 诗诗今年34岁,结婚五年,离婚半年。丈夫是高中同学,原本以为找到了真爱,却被老公一次酒后乱性辗落成泥。 半年来,诗诗心灰意冷,每每想到才两岁的孩子,心中隐隐作痛。思前想后,加上身边人的各种劝说,她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复婚。“这是我最糊涂的决定,也希望是下半辈子最正确的决定。”诗诗说。 市婚姻登记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主城区)显示:复婚的人越来越多。从2004年1月起,每两年复婚人数分别为:20人、114人、188人、300人、358人。“我们遇到过来这里四次的。结婚后来办离婚,又来办复婚,前不久又来办离婚。”市婚姻登记管理中心副主任钟小燕说。 复婚 离婚多因一时冲动 复婚比例逐年增加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迪克牛仔的歌声回荡在记者的耳边。现实生活中,到底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又有多少婚离错了? 这个问题可以用一组数据来回答: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主城区(南城、东城、莞城、万江)有358人复婚。这意味着,东莞主城区平均每隔一天就有1人复婚。 2004年至2005年,复婚20人,同时段再婚人数379人,复婚占再婚总人数5.277%;2006年至2007年,复婚114人,同时段再婚1151人,复婚占再婚总人数比为9.904%……(详见图表7)。数据显示:从2004年至2013年,复婚群体占同时段再婚总人数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我们遇到过来这四次的。结婚后来办离婚,又来办复婚,前不久又来办离婚。”市婚姻登记管理中心副主任钟小燕告诉记者,具体姓名不方便透露。但是这种一时冲动离婚后来又复婚的情况,大家也是常见不怪。 相关案例 复婚,一个隐隐作痛的决定 广东省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副会长、东莞泰诺婚姻家庭咨询中心负责人刘欣向本报记者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美玲(化名)和小周去年9月份相亲,10月份同居并登记结婚。12月底就办了离婚手续。这段婚姻维持了两个月。 而导致离婚的原因竟然是礼金问题。夫妻俩因男方送给女方的礼金归谁没协商好,本该筹办的“结婚典礼”取消了,婚姻也随之宣告终结。 今年元旦后,美玲后悔了,希望挽回婚姻。但是男方父母坚决不同意。无助之下,美玲求助婚姻家庭咨询中心。 刘欣说,如果他们不冲动,或者他们在遇到问题时懂得去寻求专业人士帮助,也许不会走到这一步。 而就在昨天,辣妈诗诗在微信圈里发了两个字:复婚。闺蜜留言说这是“母亲节”最好的礼物。 诗诗今年34岁,结婚五年,离婚半年。丈夫是高中同学,原本以为找到了真爱,却被老公一次酒后乱性辗落成泥。 半年来,每每想到才两岁的孩子,诗诗心中隐隐作痛,思前想后,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复婚。 “这是我最糊涂的决定,也希望是下半辈子最正确的决定。”诗诗说。 专家分析 现代夫妻对“不和谐”容忍度低 ——深圳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易松国 许多年轻夫妻对婚姻经营还缺乏经验。对夫妻间出现的“不和谐”的容忍度低。夫妻间出现矛盾后,缺乏理性解决的方法,容易导致草率离婚,等后悔时,因为感情的链条还在,又很容易走上复婚的道路。 鼓励子女大胆试婚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宣传部部长 何鹏举 等我的子女长大了,我要鼓励他们大胆试婚。男女都是平等的,不存在女性吃亏的说法。 
					  夫妻本来就是共同体。只有经受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考验,才能真正了解对方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细节和生活品位。如果真正坚守到了结婚那天才“同居”,那容易出现婚后种种不和谐、不理解的情况。等到婚后发现不合适才分开,那就伤害更大了。 
					 
 
  
 
					 晚婚 初婚年龄推迟,“剩男剩女”群体扩大 “毫无疑问,男性、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都在推迟。”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赖沛东说。 数据显示:2006年至2007年,主城区初婚年龄在28周岁以上的男性有3584人,占同时段初婚男性总人数42.33% ;2008年至2009年,初婚年龄在28周岁以上的男性有4586人,占同时段初婚男性总人数46.8%;2010年至2011年初婚年龄在28周岁以上的男性有4666人,占同时段初婚男性的51.3%;2012年至2013年,初婚年龄在28周岁以上的男性有4356人,占同时段初婚男性的53.2%(详见图表8)。 国家《婚姻法》规定,男性初婚年龄不得低于22周岁,推迟三年为晚婚。如果我们再推迟三年把28周岁以上视为“剩男”的话。显然,从2006年至2013年,初婚28周岁以上的群体呈扩大趋势。 女性亦如此。初婚年龄26周岁以上的人群占同时段初婚女性比例,也呈现上升趋势(详见图表9)。 专家分析 婚姻与“性”、“生育”不再捆绑 ——深圳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易松国 晚婚现象的产生与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是紧密相连的。它与几个社会因素有关联:首先,青年受教育年限高了。这个很好理解,大学毕业后,更多的青年修读硕士、博士。虽说大学以上学府不限制结婚,但是很多青年人以“学业为重”也会推迟了婚龄;第二,经济因素作用力。就业压力大,城市青年更多选择有一定经济积累,比如买房子之后,才考虑组建家庭;第三,结婚观念的变化。大家对“结婚”认识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早已不同,更多看做一个形式,没有那么“大件事”。也不再是与“性”、“生育”捆绑在一起。换句通俗的话说,晚婚或者不婚,不代表就没有性伴侣,也不一定就没有养育孩子。 社会压力大是导致晚婚主要原因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宣传部部长 何鹏举 晚婚,说明几个问题,一是过去“传宗接代”责任和观念在淡化。年轻人把婚姻看作个人的事情,有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意思。第二,社会节奏快,社会压力大,也使得青年人成家需要做的准备也多。过去,毕业分配到单位,单位分了一套小房子,然后就结婚生子,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现在,学习,进修,进了单位后还有各种培训和竞争,攒钱办婚礼,买房、买车等。种种的积累和准备,推迟了初婚的年龄。 尽管说,晚婚不一定没有养育孩子。但是大部分未婚的青年还是没有养育孩子的。因此,普遍的晚婚无疑也会推迟生育年龄。未来发展趋势,很有可能出现人口“倒金字塔”结构,即老一代已经不再工作,但是新一代的劳动力还跟不上。我建议,政府和社会要积极研究人口老人化应对策略。  
 离婚 离婚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再婚 市婚姻登记管理中心数据显示,最近10年来,主城区结婚夫妻增长率远远低于离婚增长率。 据图表,2004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每两年一个时间段,主城区办理结婚的夫妻6009对、8193对、9568对、8832对、7964对。主城区登记结婚数量曲线为“抛物线”。最大峰值出现在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这个时段,为9568对(详见图表3)。 “推测几个原因。2008年至2009年当时盛传‘双春加闰月’,难得好年份。同时,2008年8月8日以及2009年9月9日这些被传为好意头大日子,当时也是扎堆结婚。以2009年9月9日为例,仅一日办理600多对结婚,相当于平日结婚量20-30倍。”市婚姻登记管理中心副主任钟小燕说。 对于最近两年结婚数量下降,钟小燕表示不好推测,有可能青年离开东莞,有可能是晚婚现象加剧。 专家分析 男性再婚人数 高于同一时段女性再婚人数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宣传部部长 何鹏举 2004年至2013年,10年分为五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男性再婚人数都高于同一时段女性再婚人数。这说明,男性离婚后比女性离婚后更容易再婚。 同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现象: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女性再婚人数占男性再婚人数比重为54.8%,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这个参数的比例为57.5%,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为59.8%,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为61.7%……(详见图表5和图表6) 通过同时间段,女性再婚人数与男性再婚人数的比对,我们发现,这个比值一直在上升。这说明女性离婚后再婚越来越容易了,这也是女性独立和地位提升的一个现象。 更注重婚姻质量,幸福期望更高 ——深圳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易松国 离婚率上升是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共性,也是城市化进程中必然的社会现象。可以从几个角度去看待它。一方面,以往婚姻中“从一而终”观念正在淡化,现代夫妻更注重婚姻质量本身,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完整委曲求全的现象正在减少。 过去,离婚容易受歧视。如今,社会对离婚的认识更多元化,评价标准也更宽容了。离婚者不需要承受太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现代女性经济独立。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圈子的现代女性,不会再对婚姻委曲求全。 此外,婚姻观念的变化也是一个原因。合得来就婚,合不来就分。现代青年对婚姻和家庭的观念更为随性和洒脱。 父辈插手空间少,离婚简单随性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 赖沛东 过去,很多婚想离最终离不成。有句话说,床头吵床尾和。现代社会家庭结构从多代同堂的传统家庭形式转换为以夫妻为中心的核心家庭形式。过去夫妻有矛盾,父辈、亲戚都会参与解决。这婚往往离不成。如今,这种夫妻本位的关系,家庭关系简单,离婚也变得简单和随性。 性格不合是夫妻离婚首要原因 ——广东汉章律师事务所律师 张富昌 办理离婚,通常只需15分钟。但是,每一对夫妻选择离婚,都有种种无奈和遗憾。 去年底,广东汉章律师事务所向本报记者提供了一组统计数据。从2010年至2013年,该律师事务所受理离婚案件121件,其中,因为性格不合导致离婚的有51宗,占42.1%;有外遇导致离婚的有36宗,占29.8%;因家庭暴力、赌博等恶习离婚的有18宗,占14.9%;因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离婚的有9宗,占7.4%;因婆媳关系不好等其他原因导致离婚的有7宗,占5.8%。 (记者 蔡嘉莉 保雪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