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午后的南城御花苑外国语学校体育馆,四岁半的朵朵在候场区抓紧妈妈的手,镶满亮片的演出服随呼吸起伏。当《欢乐颂》旋律响起,这支平均年龄5岁的"糖果精灵"队摇摆登场——粉紫色花球划出稚嫩弧线,前排男孩踉跄却坚持完成侧手翻瞬间,观众席爆发的掌声掀起热浪首波。东莞市啦啦操公开赛在此拉开战幕,36支队伍五百余名选手以力与美点燃盛夏激情。
三代同场共舞
幼儿组刚离场,南城中心小学街舞队已踩着机械舞步卡准鼓点。队长陈诺的月球步滑行引爆尖叫,12人方阵同时完成三周抛接,看台摇手机的手汇成星海。最惊艳的当压轴少年组:东莞中学爵士队将非遗醒狮元素融入编舞,鼓点中突现的"叠罗汉狮头"造型令裁判亮出9.8高分。场边计分屏显示,本次赛事创新设置"传承加分项",鼓励岭南文化融入现代啦啦操。
汗水浇灌成长
后台备赛区见证更多感动。东城幼儿园教练跪地为队员粘贴号码布,花球上"小美加油"的贴纸已字迹模糊——这支曾因动作不齐落选的队伍,如今能完成七次队形变换。市啦啦操协会训练日志显示:备赛三月间,参赛儿童平均跳绳成绩提升43%,某初中队文化课及格率从72%升至89%。"托举动作练了百遍才成功,但孩子们更懂协作了。"带队老师擦拭奖杯时,腕间青紫淤痕与奖杯辉光相映。
体教融合新章
赛事落幕时,市文广旅体局代表宣布新计划:秋季将推出"非遗啦啦操教材",把莫家拳步法、木鱼歌韵律纳入基础训练。协会会长胡云指着观众席挥应援棒的外婆团说:"三年前啦啦操仅32校开展,现覆盖108所中小学。"更深远影响在场外——东莞银行啦啦操夏令营报名通道开启十分钟,三百名额秒罄。当最后离场的少年将奖牌挂上妹妹脖颈,体育馆顶棚的余晖正照亮新老两代人的运动梦想。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