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浙江绍兴全国青少年跆拳道锦标系列赛(东部)现场,14岁选手郑子涵以6场全胜战绩问鼎男子65公斤级冠军,成为东莞首个在该级别摘金的运动员。其标志性旋风踢技术成功率达83%,决赛中连续三次有效击头奠定胜局。同属东莞队的邓超在男子45公斤级鏖战中,以两记关键勾踢逆转赛局,最终位列第五,创东莞选手在该级别历史最佳成绩。
作为中国跆拳道协会认证的A类赛事,本届锦标系列赛覆盖全国81支代表队、842名适龄选手。赛事采用国际跆联最新电子护具系统,设立20个竞赛级别,每位选手需在单日完成4轮淘汰赛。裁判组包含3名国际级裁判,执行动作识别误差率控制在0.03秒内。郑子涵凭借冠军身份直接锁定全国锦标赛种子席位,其技战术数据已录入国家青少年人才数据库。
东莞市游泳运动管理中心自2022年接管跆拳道项目后,构建"选材-训练-输送"三级培养链。郑子涵、邓超经全市97所中小学海选脱颖而出,接受包含运动生理监测、AI战术模拟在内的科学训练体系。两人入队18个月内完成省运会到全国赛的三级跳,2024年9月起纳入广东省"菁英计划",接受国家青年队教练组特训。
面对2025年十五运会、残特奥会及市运会,东莞构建"双核驱动"备战体系。竞技体育处设立运动表现实验室,为重点选手定制生物力学优化方案;基层训练网点扩展至32个,年度选材基数突破3000人。东莞体校校长周立波透露:"跆拳道项目已列入十五运冲金计划,2026年前将完成国际赛事积分储备。"
东莞竞技体育确立"奥运见金、亚运突破、全运上双、省运破百"四年目标。市财政专项投入提升至2.3亿元,其中运动康复中心配备价值1800万元的等速肌力训练系统。随着郑子涵等新生代选手的涌现,东莞正从传统游泳强市向综合型竞技体育高地转型,其人才培养模式已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改革创新观察点。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