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体育版图再添新坐标!2025东莞市青少年羽毛球公开赛于今日正式开启报名通道,这场由东莞市体育中心主导、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的重磅赛事,以600个参赛席位构筑起大湾区规模最大的青少年羽毛球竞技舞台。赛事剑指"发掘新锐力量、锻造明日之星"的核心目标,通过五个精细化年龄组别划分,全面覆盖10-18岁青少年竞技需求,双打项目的增设更凸显赛事对战术素养的深度考量。
赛事体系呈现三大突破性特征:首创"14-18岁甲组"对标专业青训标准,设置单双打复合赛制;创新采用"年龄组别+项目分级"双轨制,确保竞技公平性;建立"证书+实物+奖牌"三级激励体系,前八名选手均纳入东莞羽毛球人才储备库。值得关注的是,戌组(10岁及以下)仅设单打项目,折射出低龄段选手基础技术打磨的赛事设计理念。
作为十五运会前的重要练兵场,赛事承载着双重使命:既为雷兰曦、任翔宇等现役国手的家乡搭建业余选手晋升通道,更为东莞竞技体育"造血机制"注入新动能。赛事举办地南城凯佳羽毛球馆将化身"人才筛滤器",4月12日起连续两个周末的鏖战,或将改写大湾区羽毛球青训格局。
东莞市体育中心负责人透露,本次赛事数据将直接接入省级选材系统,各组别优胜者有望获得专业梯队试训资格。这种"以赛代选"的创新模式,标志着东莞在体教融合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报名通道采用"先报先得"机制,4月1日截止的倒计时设计,客观上形成青少年运动参与的"鲶鱼效应"。
从陈芳卉到雷兰曦,东莞羽毛球人才链的持续输出印证了其青训体系的成功。此次公开赛的举办,不仅是对既有培养模式的升级迭代,更是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体育协同发展的关键落子。当600名羽球少年在南城挥拍之时,一场关于城市体育竞争力与青少年成长路径的深度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