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获批地方立法权已近两月,什么时候才能正式制定地方性法规呢?据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工委主任陈俊荣4日透露,目前东莞只是有了立法资格,想要自主立法仍需通过省里评估。“各种情况表明,东莞可望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启动立法工作。”
现在只有立法资格
国家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在今年3月15日获得全国人大通过,东莞争取多年的地方立法权也终于圆梦。不少市民认为,东莞马上就可以开始立法了。陈俊荣解释称,“准确地讲,东莞现在有的是立法资格。根据立法法有关规定,广东省17个新获地方立法权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由省人大常委会综合考虑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确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省人大常委会报请省委批准,决定在今明两年内,分三批对新获立法权的、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9个市进行立法评估。”陈俊荣说,东莞市是其中之一,评估结果令人满意。各种情况都表明,东莞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启动立法工作。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东莞在不与宪法、法律和上位法规相抵触的情况下,有权就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等三个方面制定地方性法规。
据了解,这三个方面以往正是东莞的“短板”,在这些领域曾多次碰到过难题。例如,2012年颁布的《东莞市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中由于缺乏相关法律依据,因此只能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而不能采取处罚措施。在今年下半年启动立法工作后,诸如历史遗留的违法建筑处理、餐厨垃圾管理、垃圾分类等众多城市管理难题或将被破题。
将建立法工作人才库
立法对于东莞而言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并无实际立法经验的东莞能够组建一支高标准的人才队伍吗?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东莞市特约研究员林江对此也很是担忧,在他看来人大如果没有自身的专家团队,那就会导致市人大立法成为政府的传声筒,“一般的地级市人大本身资源少,没有自己的专家团队,一般靠代表调研,人大代表本身是兼职的,没有能力去调研立法最终出方案。容易出现政府想立什么法人大就跟着立,人大立法不能保持相对独立性。”
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已公开的资料显示,市人大有48名具有法学专业背景的人才,市法制局办公室、行政复议科、法律事务科等科室及市环保局、市城乡规划局、市文广新局等都下设了政策法规科,配备了具有法学本科学历以上的人才。此外,东莞现有律师1900多名,34个局办中有24个设有法制科,所有镇街都有法制办。
市人大常委会方面表示,接下来将在现有立法人才摸底的基础上,对公检法司等机关和市委党校、东莞理工学院、市律师协会等高层次立法人才进行区分,建立起市的立法工作人才库。邀请专家学者和资深立法工作者,对市直和各镇街承担立法工作任务的人大、政府系统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借鉴广东省人大与高校合作的经验,在相关高校的院系筹建立法基地,建立东莞立法工作的专家顾问队伍,邀请高校参与立法咨询与立法评估。
东莞立法大事记
●2009年,东莞正式向省人大提出申请“较大的市”,目的是享有地方立法权。
●2009年3月,东莞向广东省政府提交了《关于申请东莞为“较大的市”的请示》,获得了广东省政府的同意,并向国务院提交了申请。
●2011年5月,东莞专门组织人员撰写了申请“较大的市”的可行性报告。
●2014年5月15日,在听完市长袁宝成的情况汇报之后,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赞成并支持东莞申请‘较大的市’立法权”,这是国务院法制办首度表态支持东莞申请“较大的市”。
●2015年1月,袁宝成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积极争取成为“较大的市”。
●2015年3月,立法法修正草案在说明中建议赋予东莞地方立法权。(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