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将于下月起实施,今天下午,我市举行培训讲座,学习贯彻《行政诉讼法》,提高行政工作人员的法律业务素质,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学习新法 提升法律素质
姚康、甄瑞潮、李小梅、白涛、邓志广等市几套班子领导出席讲座。讲座中,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付洪林围绕新《行政诉讼法》对依法行政工作的影响,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风险防范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拓宽“民告官”的法律渠道
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扩大了受案范围,延长了起诉期限,从多个制度设计层面为老百姓打开“立案”大门,畅通“立案”渠道,将来几乎所有的行政行为都可能引发行政诉讼,同时,新法把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行政机关履行生效判决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些制度畅通了“民告官”途径,有利于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这也督促政府机关必须积极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市法制局法律事务科科长 萧映琴:“现在差不多所有的行政的行为老百姓都可以告行政机关了,那么行政机关要,就是去法院想打赢官司,根源就是依法行政,真的是要按照法律,就是依法来做好行政的工作。”
“民告官”案件将有所增长
专家介绍,今后一段时期新一轮行政诉讼案件数量会有所增长,新的行政诉讼案件类型也将不断涌现。
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 孙立凡:“受案范围扩大了,把行政协议也纳入受案范围了,那么很多以前没有接触的这样一些纠纷,都可能会来到法院去审理,这个对行政机关也好行政法官也好,也是提出更高的一个要求。”
着力推进依法高效行政新常态
去年,我市两级法院新收行政诉讼案件659宗,比2013年增加173宗,增幅达35.6%,呈现上升的趋势。此外,去年我市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得到全面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案件达90宗,同比增长超过7倍,出庭率达100%,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成常态,呈现“敢出庭、愿发声、有作为”的良好态势。
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邓志广指出,依法行政是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的治本之策,接下来,我市要进一步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确保各类行政行为在法治化的轨道上运行并经得起法律的检验。(来源:东莞电视台)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