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在
东莞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训班上,
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潘新潮说,今年东莞将重点做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力争走在全国前列,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从而深化示范区的后续创建,擦亮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的品牌。
下半年对全市进行督导
去年9月,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等“1+4”政策文件,目标是创新公共文化发展机制体制,加快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全国领先的公共文化服务“高地”。
潘新潮强调,今年全市要深入贯彻《意见》,进一步落实市政府公共文化“1+4”文件,全面深化示范区的后续创建,擦亮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的品牌。
其中,东莞将通过抓紧制定五年行动计划和联动工作方案;全力做好改革试点,重点改革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作为试点要走在前面,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认真有效的公共文化协调机制,建立健全财政保障机制、文化管理员文化志愿者队伍管理机制、文化惠民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绩效评估机制以及企业文化的建设机制等措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潘新潮说,下半年市文广新局要组成联合督查组,深入各镇街园区,严格督导“1+4”文件和《意见》的落实情况。
实施公共文化标准化和评估
东莞作为全国10个地区之一,去年年底成功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名单,继续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地”。
今年2月,东莞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课题研究工作,受到文化部相关领导、专家的肯定。
目前,东莞已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标准和镇(街)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标准等三个课题的研究,完成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框架构建以及标准明细表初稿的编制工作,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开展标准化的实施和评估工作。
潘新潮还强调,依法保护与利用文物资源,要强化依法保护利用文物的意识、建立安全管理机制并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绝不姑息,加快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记者 吴少敏)(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