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东莞理工学院获悉,该院近日选派了6名青年教师到市直机关、产业园区和镇(街)挂职锻炼,6名青年教师均为博士学历,其中5人有副教授职称,他们挂职的职务为市直机关及镇街政府“一把手”助理,时间为一年。
23名教师中选出6人
据了解,为加强校地对接合作,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提升青年教师能力和水平,经市委组织部同意,东莞理工学院决定分批选派青年教师到市直机关、产业园区和镇(街)挂职锻炼。为此,今年5月,学校出台了《东莞理工学院青年教师挂职锻炼工作实施方案》,并按照公开公正、竞争择优、民主集中的原则,在校内青年教师中进行了遴选。
遴选工作从6月下旬开始,有23名青年教师报名。学校根据面试成绩和院系实际进行认真研究,报市委组织部同意,首批选派6名青年教师到合作单位挂职锻炼。
6名青年教师分别来自东莞理工学院的工商管理学院、政法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等院系,学历均为博士,其中有5人为副教授,将分别挂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助理、松山湖管委会主任助理、长安镇政府镇长助理、大岭山镇政府镇长助理、大朗镇政府镇长助理、横沥镇政府镇长助理。挂职期为1年,从今年8月开始到明年8月结束。
昨日下午的座谈会上,来自该校电子工程学院的魏亚东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如何能够服务好地方是我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他说,他查阅了各镇街的特色以及近年来的发展规划,最终选定了大朗镇作为自己竞聘的方向。“我自己与一些当地企业老总交流后有一些很强烈的感受,就是企业需要什么,其实我们不少高校里面的‘专家’都不太了解,而高校里的‘专家’们其实也有很多很好很有效的高科技的东西,企业也未必了解,也就是所谓的科技界的‘最后一里工程’。如果弥补了这个断层,本地的企业和高校的合作模式和水平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魏亚东说。(记者陈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