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一场跨越国界的商科思想碰撞在"世界工厂"东莞上演。泰国国家发展管理学院(NIDA)MBA商学院50名未来商业领袖深度对话东莞政商界代表,双方围绕全球化竞争下的企业战略重构展开激烈交锋。这场由东莞国际商会主导的学术外交行动,揭开了后疫情时代国际产教融合的新篇章。
东莞国际商会执行会长赵文发以数据为刃,剖解这座制造业重镇的进化密码:占全国0.03%土地创造全国0.9%GDP的经济密度,超1.3万亿工业总产值背后的产业集群效应,以及每平方公里孕育46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浓度。在跨境电商年均增长28%的数字化浪潮中,商会正以"数字丝绸之路"重塑国际贸易规则。"当越南工厂的用工成本优势撞上东莞的智能制造护城河,胜负手在于制度创新的速度。"赵文发在案例推演中抛出犀利论断。其分享的隐形冠军企业突围路径引发热议——从OEM到ODM的惊险跨越,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重构价值链,以及RCEP框架下的东南亚市场攻略。
泰国学子的问题直击要害:人工智能会否颠覆传统管理范式?地缘政治如何影响供应链布局?赵文发以华为南方工厂的韧性供应链建设为例,揭示"技术主权+本地化运营"的双轨战略。这场持续三小时的头脑风暴,最终凝结成"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实践共识。
莞讯网观点:当"泰国4.0"遇见"东莞智造",这场跨代际的商科对话证明:真正的产业竞争力,始于实验室与生产线的无缝对接,成于制度创新与全球视野的化学反应。东莞正在书写新全球化时代的产教融合范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