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大岭山镇某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因公司经营不善拖欠9名合作伙伴货款等债务共计68万余元,被债权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依法查封了该公司名下三台关键机器设备,并定于2025年2月24日上午10时进行公开拍卖。然而,就在拍卖开始前仅一小时,即当天上午9时,执行法官接到一名申请执行人紧急报告,称被查封的三台设备已神秘消失。执行法官当即尝试联系刘某,但其手机处于关机状态,微信也毫无回应。法官迅速带队赶赴公司现场,发现原本尚有经营迹象的场所已人去楼空,设备更是不见踪影。
为查明真相,执行法官展开严密调查。一方面,向公司周边群众进行走访询问;另一方面,调取了事发地点周边的关键监控录像进行追踪。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当天下午即锁定了转移设备的嫌疑车辆。进一步的深入排查,使收购这批设备的买家身份浮出水面。次日,买家被依法传唤至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大岭山法庭。面对清晰呈现的监控视频证据,买家承认确于2月24日凌晨在案发现场,以49.8万元的价格从刘某手中购得设备,并提交了相关交易凭证。买家同时表示,交易时设备上并未张贴法院封条,其对设备处于查封状态毫不知情。而此时,刘某本人则采取躲避策略,始终拒绝露面且无法联系。鉴于刘某在明知设备被法院查封的情况下,擅自转移并变卖财产,其行为已涉嫌触犯刑法,执行法官依法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2025年3月底,公安机关通过网上追逃,在深圳将潜藏多日的刘某抓获归案并予以刑事拘留。
刘某被刑拘后,在强大的法律压力下,其态度发生根本转变。他深刻认识到自身违法行为的严重性,表示愿意积极筹款偿还债务。一周后,刘某的妻子将出售设备所得的全部款项49.8万元交至法院账户,并表达了全力配合法院后续工作的意愿。由于刘某的公司长期欠债且存在逃避执行行为,9名申请执行人起初对刘某意见极大。在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大岭山法庭执行法官的多次耐心沟通、积极斡旋下,刘某代表公司与全体申请执行人最终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日前,刘某一方已按照和解协议内容,将全部债务履行完毕。各申请执行人基于此,也向刘某出具了书面谅解书。心怀感激的刘某,随后向大岭山法庭执行法官赠送了锦旗表达谢意。尽管刘某通过积极履行债务获得了申请执行人的谅解,但其先前擅自处置查封财产的行为仍需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鉴于刘某认罪态度较好,并已全额履行债务,在刑事拘留期间依法获得了取保候审。刘某明确表示愿意承担一切法律后果。目前,该案仍在依法进一步处理中。此案清晰展现了司法机关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及非法处置查封财产行为的“零容忍”,同时也体现了在当事人认错悔改、积极补救后,司法在维护法律严肃性与追求社会效果之间寻求的平衡。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