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茵:传统产业转型爬坡越坎仍面临挑战与风险

企业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6-03-09 08:13   热门评论


  张茵:传统产业转型爬坡越坎仍面临挑战与风险

  东莞制造业如何转型,备受各界关注。在正在进行的2016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传统产业的转型并非一日之功,爬坡越坎仍旧面临诸多挑战与风险。

  张茵建议,政府对于这些来自传统产业的优质企业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在各项要素成本已经难有下降空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分行业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精准发力,继续助推企业转型。

  “如果从前端提高了供给的质量,更好地满足13亿人口的消费,真正把购买力留在国内,我相信中国经济的潜力是巨大的。”谈起制造业,这位“造纸大王”面带微笑,语气里透露着自信,“要实现‘优质供给’,从制造业来讲方向就是全面实现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工业4.0。”

  而关于外界对于东莞制造的诸多讨论,张茵呵呵一笑,“东莞现在转型升级留下来的企业是有竞争力的。对于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和务实高效作风,我们也非常认可,非常有信心在东莞继续发展。”

  张茵说,经历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企业是好企业,而且正走在坚持绿色发展的转型道路上。

  A.谈供给侧改革

  关键是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个热词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普遍认为传统产业未来的出路在于此。东莞的制造业在供给侧改革该如何作为?

  张茵:我很认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法,就是说通过从供方的自我提升去引领需方的消费需求。我经常讲,如果我们的制造业能提高质量,实现“有效供给”,把全国13亿人规模的消费都留在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日本过去十多年经济增速并不高,为什么还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产业还是那么发达呢?去日本看看就知道了,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产品都是日本制造,而且还有大量产品输出到全球。如果中国制造能够把国内庞大的需求同样做到这一点,那将意味着无限的发展机遇,在国家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不用专门到国外买,真正做到中国人用中国货。

  记者:您认为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哪里?

  张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让为数众多的供方能够形成质量提升的共同价值观,质量提升和赶超需要一个过程,比如要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提升工艺,通过研发创新生产更多新产品等,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保证企业的平稳发展,如果众多企业没法形成共同的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价值追求,而是继续以牺牲产品质量、牺牲知识产权保护等为代价来打价格战,那么供给侧改革的成效将大打折扣。

  B.谈工业4.0

  解放人的劳动、提高人的价值

  记者:从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看,要实现绿色发展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仅仅依靠淘汰落后产能就能实现的。

  张茵:发展模式的切换必然要经过阵痛期。目前,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已经率先主动淘汰了大量落后产能,经过这样大规模的、壮士断腕般的大浪淘沙,留下的企业是有竞争力的企业。这些企业也应该成为绿色发展的先进者和排头兵。比如玖龙纸业,早在三年前我们就已经与德国方面的先进技术进行对接,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学习借鉴德国的先进技术,在五年内全面达到工业4.0,这是我们的目标。

  记者:工业4.0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机器替代人工,您怎么看?

  张茵:我们希望通过工业4.0来提升企业的单位产值和效率,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把员工从繁重、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让工作在变得更加轻松、快乐的同时实现员工自我价值的增值,这也符合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的要求。

  我们的员工也非常认同这一发展理念,也尝到甜头。现在可以用大数据分析提高管理效率,科技创新让员工可以实现一岗多能,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员工本身的自我价值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记者:向工业4.0转型,是要转变理念,付出成本的。

  张茵:对!我们企业转型的决心坚定,但转型的付出和压力也大。玖龙纸业东莞基地的年产能达到530多万吨,占玖龙年总产能的一半,我们粗略算了一下,五年规划中15台纸机改造就要花数亿元,相当于牺牲了一台纸机的产量。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非常值得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制造企业要转型升级、迈向工业4.0,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个过渡期中我们要考虑13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我本次带来的提案就是为了使制造业更加平稳地度过转型升级过渡期,稳定就业,建议国家政策对不同的行业精准发力,真正达到供给侧改革要求的(有质量、平稳、全面)提升的目标,实现产业升级。

  制造企业也要抓住机遇,顺应消费升级的潮流,不断升级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打造知名品牌,真正提供有质量的供给,用建立百年基业的长远眼光去经营企业,为我国跻身世界质量强国和制造强国而不懈努力。

  C.谈绿色发展

  落后产能淘汰彰显绿色发展决心

  记者:“绿色发展”理念成为今年的两会热词,您眼中的“绿色发展”应该是怎么样的?

  张茵:过去几年,我们国家在绿色发展方面所作的努力非常巨大,大家也看到了很多的成果。我非常赞同全国政协会议发言人前几天所说的目标,作为企业我们也会为之而努力。

  我们身处广东也感受到这一目标正在逐步成为现实。从全国来看,目前广东不仅经济走在全国前列,在绿色发展上也已经走在全国前面。我们都知道,广东人的经商理念是很灵活、很与时俱进的,我们在全国最早经历转型的需求和问题,也最早在发展转型上进行探路。

  我们看到,政府推动绿色发展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而且措施也越来越准,成效越来越明显。就拿东莞来看,过去一年全市就大大小小引导关闭了160多家造纸厂,减少了560多万吨的造纸产量,政府还拿出真金白银引导奖励退出的落后产能,可见地方政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决心。

  现在去东莞水乡看,可以说跟以前相比完全大变样了,天空变得更蓝了,空气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老百姓也可以在更加优越的环境里面安居乐业。就造纸行业来讲,通过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现在广东的造纸行业总体保持产销平衡,并完成了阶段性结构调整,这些都说明广东在绿色发展上已经先行一步。

  绿色发展对于广东而言是全面提升,我相信经过了这一轮的深化改革,广东的经济发展也会更有质量。

  D.谈制造业转型

  现在留下来的企业是有竞争力的

  记者:您怎么看东莞近年来制造业的转型?

  张茵: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近年有的企业把一部分业务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无论是东南亚还是内陆都有。其实从全球来看,中国制造的加工产品质量是非常好的,在全世界畅销就足以说明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成本增高,一些行业向低成本国家外迁,但是只是业务走了一部分,没有全部搬走。为了帮助企业更加稳定地实现转型升级,建议国家政策对不同的行业精准发力,对“环保达标的、有助于解决就业”的加工制造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可以考虑3—5年的时间)。

  东莞现在转型升级留下来的企业是有竞争力的,我们对东莞的营商环境也非常认可。只是随着经济发展转型,有些产业适合在东莞,有些产业可能不适合东莞,需要转移到其他地方。我觉得外商未来的发展关键要看成本,哪里的成本更有优势,营商环境更适合自己,应该成为外商考虑的重点。

  制造企业要用建立百年基业的长远眼光去经营企业,为我国跻身世界质量强国和制造强国而不懈努力。

  东莞现在转型升级留下来的企业是有竞争力的。对于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和务实高效作风,我们也非常认可,也非常有信心在东莞继续发展。

  如果从前端提高了供给的质量,更好地满足13亿人口的消费,真正把购买力留在国内,我相信中国经济的潜力是巨大的。

  为了帮助企业更加稳定的实现转型升级,建议国家政策对不同的行业精准发力,对“环保达标的、有助于解决就业”的加工制造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

  部门声音

  政府资金将以多种方式

  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目前,东莞众多传统产业正处于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转型爬坡越坎阶段。针对张茵提出关于根据不同产业转型实际给予政策扶持倾斜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的建议,记者从东莞市发改局获悉,正在征求意见的《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已经作出了相关部署。

  据市发改局介绍,草案强调,“十三五”期间,东莞将通过多领域发力全面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具体来说,东莞将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

  在政府资金支持方向,东莞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以股权投资、贷款贴息、事后奖补等方式,促进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技术改造,加快实施装备升级计划,以“机器换人”、注塑机伺服节能改造和电机能效提升为重点,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机器人、自动化控制设备或流水线自动化进行智能技术改造,推行“数控一代”机械产品规模应用。

  对于家具、服装、毛织、玩具、鞋帽等传统优势产业,政府则将鼓励其通过智能技术改造、融入文化设计元素,培育一批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提升质量效益和产品附加值,力争“十三五”期间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5%。

  与此同时,东莞将在“十三五”期间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全力实施工业领域低碳化改造和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推广应用,鼓励企业清洁生产,推动绿色制造。

  对于玖龙纸业所处的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草案明确,“十三五”期间,“两高一低”企业退出后,东莞将推进水乡经济区加快腾退土地的利用,鼓励向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等领域转型发展,重点加强与广州、深圳的对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整合产业发展空间,承接发展一批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硬件、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区。(记者 黄少宏  王诗堃)(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
备案号: 粤ICP备13054447号
法律顾问:李小军律师 电话:13326865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