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工坊传来喜讯!在"中国龙舟之乡"东莞中堂镇,晨光中的龙舟工坊早已人声鼎沸。匠人们耗时数月打造的三十余条新龙舟正整装待发,船身上还泛着桐油清香的龙舟,即将奔赴粤港澳大湾区及福建、江西等地的江河赛场。
晨光微露时,东江岸边的四家非遗工坊已聚集数百名迎船村民。指尖划过船体精雕的鳞甲纹路,龙舟汉子们难掩激动:"这船骨用的是三十年杉木,吃水稳当得很!"船首供奉的荔枝、龙船饼还沾着晨露,檀香缭绕间,老师傅手持朱笔为龙睛点下最后一抹赤金,刹那间整条龙舟宛如被注入鲜活灵性。
据龙舟协会统计,今年传统龙舟订单同比增长超三成,最远的订单来自赣江之畔。在试水仪式现场,三十余名桨手齐声呼号,新龙舟劈开东江碧波时,两岸观礼的孩童兴奋地踩着鼓点手舞足蹈。更令人瞩目的是,每条价值十余万元的定制龙舟,从选材到骏水需经历58道传统工序,其中船底"阴阳接驳"绝技至今仅三位老匠人掌握。
随着端午临近,这些承载着岭南水乡记忆的"水上飞龙"即将亮相各地赛事。中堂龙舟制作传承人霍沃标透露,今年特别推出可拆卸式龙舟,破解了传统龙舟运输难题。当非遗智慧碰撞现代需求,千年龙舟文化正以崭新姿态驶向未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