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东莞沙田镇淡水河上鼓声震天,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龙舟邀请赛在灼灼烈日下开桨。当32支龙舟队破浪争锋时,一群身着迷彩的身影在水陆间疾速切换——沙田镇民兵何柏佳刚完成男子组500米竞速赛,便跃上救生艇开始水面巡逻。这位皮肤黝黑的扒桨手抹去汗珠笑道:"龙舟舱里十人如一人,这劲头就是民兵本色!"在沙田这个"中国龙舟之乡",76名民兵同时肩负运动员与安保员双重角色,成为赛事中最独特的风景线。
沙田镇武装部副部长王来泉站在指挥塔内紧盯监控屏,对讲机里不时传来各点位汇报:"3号弯道观众超载,应急组已分流""西岸救援艇就位"。他翻出训练记录本向记者展示:为应对本届升级赛事,民兵队提前两周开展"水陆联动"特训——白天在河道模拟船只倾覆救援,夜间演练人群踩踏处置。最惊险的当属上周实战演练:当假想观众落水信号发出,正在龙舟上训练的民兵冯志均率队弃桨跳水,22秒完成拖带施救。"军事训练给的不仅是肌肉记忆,更是本能反应。"这位曾获市武装比武冠军的汉子拍着救生衣说。
赛场内外迷彩身影无处不在。东岸补给站旁,女民兵黄慧敏的指挥哨精准引导三百人观赛团有序进退,她脖颈后晒出迷彩服与运动背心的分界线;西侧浅水区,两艘加装探照灯的民兵巡逻艇来回穿梭,艇尾救生绳盘绕如艺术品;赛道终点处,刚结束比赛的民兵运动员直接套上反光背心,秒变交通疏导员。最令人动容的是龙舟巡游环节:当承载神木的"老龙"缓缓经过,岸上所有民兵同时立正行注目礼,鼓乐声中仿佛听见枪械擦碰的金属回响。
"他们把鼓点当号令!"王来泉指着正在颁奖台维持秩序的民兵小组感慨。这支队伍已连续十年服务龙舟盛事,今年更创新采用"网格化"布防体系:将4.2公里河岸划分16个责任区,民兵携带AED除颤仪与救生浮具驻守关键节点。赛事数据显示,当日处理中暑事件7起,调解观赛纠纷3宗,水上救援队全程待命零出动。"零事故就是最高奖杯!"夕阳下,民兵们将龙舟扛上肩头离场,古铜色臂膀与朱漆龙舟在石板路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恰似一条游向未来的活龙。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