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清溪文化广场,上百架无人机组成的莲花形空天基站如同科幻场景照进现实。这座由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云圣智能打造的"圣·宝莲灯"全自主巡检系统,正以每分钟处理20项环境监测数据的效率重塑城市治理逻辑。当游客陈先生通过扫码获得高空视角的夜景照片时,他可能尚未意识到,此刻享受的不仅是文旅新体验,更是大湾区低空经济革命的前哨战。
在四天三夜的"五一麒妙夜"嘉年华背后,一场涉及城市治理体系重构的科技实验正在展开。云圣智能自主研发的无人机系统已突破传统巡检边界,通过集成高精度热成像、激光雷达与AI识别算法,实现景区人流热力监测、设施结构安全诊断、森林防火预警的秒级响应。更值得关注的是其首创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该技术通过实时生成三维数字孪生模型,将应急指挥、交通调度、生态保护的决策效率提升70%以上。清溪镇经发局负责人直言:"这不是简单的设备升级,而是城市治理范式的颠覆性突破。"
作为大湾区首个低空经济城市治理综合体,该项目背后是东莞深耕智能装备产业链的厚积薄发。从德国红点奖到全球互联网大赛特等奖,云圣智能沉淀的600项技术专利正在清溪转化为具象生产力。当无人机在电力巡检中实现毫米级缺陷识别,在消防应急中构建30秒响应圈,这些曾局限于专业领域的技术突破,如今正通过文旅场景完成公众认知启蒙。技术团队透露,系统内置的自主决策算法已能处理85%的常规巡检任务,而夜间文旅服务不过是其算力盈余的创造性转化。
东莞的谋篇布局远不止于文旅融合。作为全国唯一拥有完整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地级市,其航天技术企业集群与智能装备制造基地的协同效应正在释放。清溪项目签约仪式上曝光的"机、网、云"一体化方案,实质是构建覆盖200平方公里空域的智能感知网络。分管副市长在闭门会议中强调:"我们要把无人机产业做成继智能手机之后的新千亿集群。"这种战略雄心体现在云圣智能的五年规划——以清溪为支点,三年内建成大湾区低空经济数据中心,五年形成覆盖电力、安防、物流等八大场景的产业生态圈。
当游客惊叹于无人机拍摄的炫酷夜景时,清溪镇的城市治理中枢正通过回传数据优化着夜间经济动线规划。这种科技与民生的深度咬合,折射出大湾区城市转型的典型路径。正如云圣智能CTO在技术论坛所言:"低空经济的终极形态不是飞行器满天飞,而是让城市学会用三维视角思考发展。"在东莞这片智造热土上,这场由无人机牵引的产城革命,或许正在书写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湾区样本。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