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香港伟业中心大堂的深蓝色背景板前,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有限公司与东莞科创集团的钢笔在战略协议上划过最后一道墨迹——松山湖科学城香港运营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处镶嵌在铜锣湾写字楼里的300平方米空间,将承载科技成果转化、港企项目孵化、跨境人才驿站等五大功能平台。东莞科创集团负责人抚摸着"香港飞地"的金属门牌说:"下个月,这里将迎来首批港科大创业团队的入驻路演。"
硬核科技嫁接国际跳板
运营中心玻璃幕墙上投影着松山湖的产业图谱:中国散裂中子源的脉冲光束穿透黑暗,华为终端产业园的机械臂精准焊接电路板,生物医药实验室的低温冷藏箱闪烁蓝光。"89%的高科技制造业占比不是数字,是底气。"松山湖管委会代表指着沙盘介绍。中心企业出海服务区已挂上倒计时牌:下季度将协助3家半导体企业完成港股上市合规辅导。现场港资创投机构代表迅速围拢展台:"东莞智造+香港金融的协同模式,比预想中更立体。"
双链融合重构创新版图
在人才驿站电子屏前,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陈伟明正查询松山湖实验室设备共享系统。"脉冲中子源机时预约通道下周开放。"工作人员递上操作手册。这种"香港研发+东莞验证"的联动,正在改写"前店后厂"的传统脚本——超400家港资企业已在松山湖布局研发中心,生物医药企业诺亚研发的纳米给药系统,其核心实验数据便诞生于散裂中子源靶站。东莞发改局负责人翻开合作名录:"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明年初开设的集成电路专班,港生占比将突破四成。"
黄金通道释放聚合效应
签约仪式茶歇区,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总监将松山湖政策汇编塞满公文包:"我们第三代半导体项目计划九月进驻。"他身后的世界地图被红色图钉覆盖:17个箭头从香港指向松山湖,反向延伸出23条出海路径。东莞市委金融办代表透露,运营中心年内将联动港交所举办10场"上市加速营",为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架设资本桥梁。当揭牌红绸落地的刹那,伟业中心电梯间已贴满中英双语的入驻指引——这条科创走廊的24小时通关机制,此刻真正启动。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