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汽车博览中心顶层的机库缓缓开启,橙白涂装的佳宝230固定翼飞机滑入停机坪,机翼在六月阳光下折射出冷冽光芒。6月13日这个看似寻常的午后,东莞麻涌以全省首家飞机6S店为支点,正式撬动低空经济新赛道。广联翔龙航空科技董事长陈明手持遥控器轻点,机库二层的无人机矩阵应声亮起蓝光——这座占地1.2万平米的航空综合体,正成为大湾区通航产业的创新试验场。
平民航空的颠覆性突破
在机舱模拟器前,驾校学员李伟的体验颠覆认知:这款采用澳大利亚架构的固定翼飞机,油箱加满95号汽油仅需千元,却能续航1200公里。"每小时飞行成本238元,相当于直升机3%!"飞行教官指着仪表盘解释。更令现场企业家心动的是取证捷径——持有汽车C照者可免部分理论课,32小时实飞训练即可获民航驾照。首批20个培训名额开放三分钟即告罄。
销售区电子屏滚动着交付数据:已售500架的客户名单里,阳朔景区用作空中观光的飞机刚完成第800次起降,某飞行学院的训练机累计安全时长达万小时。技术主管敲击键盘调出安全系统:提前两小时报备的电子飞行包可自动接收气象预警,500米低空飞行规避了民航航道风险,其事故率仅为公路交通的十二分之一。
氢能战略布局未来
穿过琳琅满目的无人机展区,研发中心的透明实验室里暗藏玄机。工程师张工轻触氢燃料电池模型:"这罐液态氢能让飞机多飞600公里。"水陆两栖验证机正在隔壁工装台组装,机腹的滑水结构专为珠三角水域设计。这两款原型机承载着企业三年规划——乘着广东"两万起降点"政策东风,百个低空应用场景正在东莞水乡、肇庆星湖等地的沙盘推演。
产业配套的齿轮同步咬合。依托西山港水运优势,江苏盐城生产的机翼组件三天可抵东莞总装;国防教育展区陈列的旋翼机可现场拆解教学;南方电网的巡查无人机订单已排至十月。这种"前店后厂"模式使麻涌基地化身产业枢纽,辐射半径覆盖大湾区十一城。
人才造血破解行业痛点
二楼实训基地的声浪陡然升高。五十名中学生围着六台飞行模拟器竞技,十四岁的王宇轩操纵摇杆完成标准五边飞行。"暑期国防科普营已预约爆满。"项目总监展示课程表:无人机拆装、空域法规推演、紧急迫降演练等模块,将填补中小学航空实践空白。
更大的动作在人才车间展开。面对无人机飞手90万的市场缺口,企业联合东莞技师学院定制"双证课程"——学员结业时可同时取得民航执照和职业资格证。首批定向输送至交通厅的12名飞手,即将负责深中通道的桥墩巡检。当夕阳透过机库落地窗洒在飞机尾翼,麻涌这片曾经的汽车物流基地,正升腾起东莞产业转型的崭新轨迹。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