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2025科技攻坚:4%研发强度领航"3+3"产业创新 中试平台+卓越工程师双轮驱动

科技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3-28 10:50:41
  在3月27日召开的2025年全市科技系统工作会议上,市科技局亮出硬核攻坚路线图: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锚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4%、高企突破10400家、新增中试平台30个"三大核心指标,全面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支撑"四位一体创新体系。
 
  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阿秒激光装置与散裂中子源形成"双引擎"驱动格局。依托总投资超20亿元的先进阿秒激光设施,东莞将建立国内首个激光器中试验证平台集群,推动中国科学院国产高性能激光器项目与产业需求深度嫁接。同步启动的医用同位素转化工程,将争取超长期国债与地方专项债支持,打造核医学产业链闭环。
 
  面对"8+8+4"现代产业体系技术需求,新型储能与人工智能两大创新联合体率先突围。前者将牵头组建省级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后者聚焦智能终端与智能制造领域,在移动终端、新能源装备等场景建立联合实验室。市科技局局长透露,年内将新增2个省级以上创新联合体,形成"揭榜挂帅"技术攻关常态化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生态构建进入2.0阶段。30个标杆性中试平台建设纳入市政府专项督查,配套出台的《中试验证平台管理办法》首次明确技术经纪人培养、新技术产品应用等7大扶持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徐记食品生物智造中试平台等市场化运作项目,将探索"企业出题-平台解题-政府助题"的新型产学研模式。
 
  科技金融改革打出组合拳:50亿元规模天使母基金设立硬科技专项,对概念验证阶段项目容错率提升至30%;国资系统建立百亿级科技项目投融资库,重点对接蜂巢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战略项目;中试贷、研发贷等创新金融产品覆盖率年内将突破60%。
 
  人才战略实施"双卓越中心"计划,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与李泽湘教授领衔的智能制造中心形成人才培养双核。工业软件示范性学院正式落地,预计三年内输送300名硕博高端人才。配合即将出台的"人才新政3.0",东莞将建立科技人才创业"白名单",在空间载体、政策服务等方面实现"一才一策"精准扶持。
 
  据测算,系列举措实施后,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周期将缩短30%,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提升至45%,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科创高地提供关键支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