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慈善帮扶平台 上线四个月仅救助3单

公益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5-10-15 09:37   热门评论
  官方慈善帮扶平台 上线四个月仅救助3单
 
  “宸宸小朋友:祝你早日康复,要坚强生活下去,明天会更好!”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万江举行了一场为脑瘫儿宸宸义卖的活动,市民在卡片上写下祝福。这场义卖活动的主办方是“莞众济”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帮扶平台。该帮扶平台由市民政局推行、专业社工运营,致力于链接社会资源,帮扶低保户等困难对象。但从今年6月上旬运作至今,四个月以来,其线上救助个案仅有三个,“跟此前的预想差距较大。”该平台负责人坦言。
 
  6月上旬开始运作
 
  今年6月上旬,“莞众济”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帮扶平台正式开始运作,由专业社工负责。根据最初的设想,该平台的服务对象包括低保户、受灾人员救助对象、医疗救助对象、教育救助对象等八类人群。市民政局有关科室负责人曾称,“该平台的救助对象主要是在政府救助资源和救助政策无法覆盖,以及在政府救助之后仍未摆脱困境的群体,希望能有更多社会力量给予帮扶。”
 
  “帮扶平台”包括线上救助和线下救助。其中,线上救助主要是通过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和专门的网站发布救助对象需求,并定期更新,使救助对象能迅速获得社会力量的补充援助;另外,爱心人士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可以在这里“物色”帮扶对象。
 
  线上帮扶个案点击量寥寥
 
  该帮扶平台负责人张曼玲透露,线上救助的个案主要有两个来源:各镇(街、园区)社会事务局(办)、社工机构推荐。
 
  “原计划主要救助本地户籍者,但后来接触了很多新莞人个案,就将他们也纳入进来了。”张曼玲称,至今,平台一共收到十余个求助个案,基本都是患重大疾病导致生活困难者。但由于大部分人不愿公开个人隐私等,至今平台仅发布了三个个案的求助信息。这三个个案都曾接受过南方都市报的采访,包括脑瘫儿宸宸、身患尿毒症的“献血英雄”贺华兵、14岁的白血病女孩殷文娟。其中,宸宸是东莞本地人,另两个个案都是新莞人。
 
  在“帮扶平台”的微信公众号上,关于三个线上帮扶个案的文章,每篇都只有寥寥几十个点击量。张曼玲坦言,这跟她预想的差距较大。
 
  线下已有多个救助帮扶案例
 
  相对于线上救助,线下的帮扶活动则效果要好一些。7月中旬,针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帮扶平台”链接到市慈善会的助学资源,并发动社工收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8月中旬,东莞信托慈善基金从中挑选了15名学生进行实地走访。
 
  9月上旬,东莞信托慈善基金给这15名学生分别发放了3000- 5000元不等的资助。此外,对于其中4名家庭经济环境特别困难的学生,东莞信托慈善基金还将拿出8万进行额外帮扶,包括修葺危房、家庭成员医药费等。
 
  9月中旬,“帮扶平台”整合人山人海国际美食会资源,为东莞111名60岁以上的孤寡、失独老人免费提供粮油。此外,“帮扶平台”还与莞城创业社区、市妇联白玉兰服务中心、桥头镇禾坑居委会一起举行困难党员探访活动。
 
  原因
 
  1、推广力度不够 社会认知度不高
 
  经过四个月的运作,张曼玲坦言:“平台目前尚在起步阶段,社会认知程度不高。”
 
  她分析称,一方面,“帮扶平台”运作前期也花了一些时间建立、测试等,宣传推广的时间不是很多。另一方面,目前线上公布的这三个个案都是属于重大疾病,治疗费用较高,有的需要几十万,甚至近百万元。“群众如果要捐助的话,更倾向于相对小额一点的资助,他们会认为这样不仅容易达成,自己的善款使用也可以更加透明。”
 
  “求助的个案可以更多样化,希望有更多中小额度的求助,比如几千元一两万元,平台去链接社会资源的时候,企业、个人也会更加容易接受。”在宣传推广方面,张曼玲透露,目前“帮扶平台”已经制作了一万份宣传单,未来将在每个镇街社会事务办(局)的救助窗口放置一些,让前去求助的人自行领取。此外,还将联合企业、志愿者协会等,一同开展宣传活动。
 
  2、主动找上门的资源很少
 
  社会认知度不高也导致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张曼玲称,“目前主要还是我们自己去联系企业、志愿者参与帮扶,但很少有企业、个人主动参与进来。”“其实,东莞的爱心企业和个人还是很多的。”张曼玲表示,很多社工日常外出提供服务时,经常会有企业、个人主动找到社工,要求参与公益活动。“如果能够把这个平台很好地推广出去,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的社会资源争取过来。”
 
  不过,总体而言,张曼玲对“帮扶平台”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这个平台不是某个机构的平台,它有自己的优势:其它机构想要开展帮扶活动时还要花很大力气去寻找对象,这个平台跟每个镇街的救助对象有更密切的联动,可以更好地把全市各种类型的救助对象纳入进来,爱心企业和个人也可以更好更快地找到自己想要帮扶的对象。”张曼玲称,希望该平台未来可以起到“桥梁”和“统筹协调”的作用。
 
  提示
 
  公众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关注“莞众济”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帮扶平台,参与东莞的公益活动。
 
  关注新浪微博:东莞社会救助帮扶平台
 
  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莞社会救助帮扶平台
 
  登录网址:http://www.guanzhongji.com
 
  咨询电话:0769-22346611(来源:南方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13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
备案号: 粤ICP备13054447号
法律顾问:李小军律师 电话:13326865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