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万达广场中庭,七十岁的陈伯攥着“降压神药”糖丸冲进义诊区。医学博士李医生用温水化开褐色药丸:“您看,这只是普通焦糖。”粘稠液体在试管壁拉出丝线——这一幕发生在6月15日父亲节的特殊食品科普现场。当三百位银发父亲涌入展区,这场由市监局打造的科普行动意外成为保健品骗局的“拆弹现场”。
在真假食品侦探游戏区,执法队员王磊的战术腰包别有玄机。他抖出印着“南极磷虾油”的仿冒瓶:“正品瓶盖有激光防伪,骗子用普通塑料代替。”围观老人轮流用放大镜比对,有人惊呼瓶底编号字体差异。隔壁膳食贴贴乐墙前,营养师将“夜尿频多”症状卡贴在膳食纤维栏:“肾不好先补粗粮,别急着交保健品智商税!”刚贴完卡片的张大爷转身就退订了电台推销的牡蛎精。
最具冲击力的是“破壁实验”。市监局专员林玥当众切开售价千元的“磁疗枕”,露出廉价的磁铁碎块。“所谓治疗颈椎,不如二十元乳胶垫!”她举起正品保健食品的蓝帽子标识:“这才是国家认证的护身符。”这句话让带着父亲参会的王小姐当场扫码验证家中存货,结果扫出三款伪造码。现场打印机滋滋作响,维权指引单吐出十余份。
义诊帐篷飘着艾草香,却弥漫着更浓烈的科普硝烟。光华医院医师按住老伯量血压的手臂:“您吃的'心脑血管神药'实际是维生素片。”电子屏随即对比正规药字号与食字号批准文号差异。活动散场时,陈伯把退掉的“神药”钱换成无糖芝麻糊,蓝帽子贴纸牢牢粘在他的老年手机背面。暮色中市监局工作人员清点战场数据:当日拆穿伪劣产品23种,蓝帽子扫码验证破千次。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