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晚,东莞市文化馆星剧场穹顶洒落星河般的光束。九岁的陈小雨踮脚吹响陶笛,笛声引出台下上千只童声应和——广东省第十三届少儿艺术花会在此启幕。未来五天,182支历经层层选拔的队伍将在七大专场竞逐:戏剧专场里,小演员头戴3D打印的蚊子头饰演绎《蚊子哪里跑》,引得满场欢笑;曲艺台上,潮汕娃击打莲花板,童谣混搭电子音效;美术展区,荣获一等奖的篆刻作品《龙舟鼓魂》旁,AI生成的赛龙舟动态水墨画正循环展演。
传统与科技碰撞艺术火花
非遗传承人黄伯在后台帮小演员整理狮头,刺绣鳞片与LED灯带在狮瞳处交汇:"这群娃把醒狮步法编成了机械舞!"更富突破性的是舞蹈《少年风华》:演员腕带传感器捕捉动作,实时生成元宇宙星空投影。美术展的243件作品中,24件一等奖凸显童真视角——六岁孩子的黏土雕塑《早茶一盅两件》与中学生AI绘制的《祠堂未来记》并置,传统广府趟栊门化作数据流重构。省文旅厅评审指着作品感叹:"刷牙赶海的生活琐事,经孩子之手都成艺术密码。"
惠民网络覆盖城乡角落
石碣镇影剧院外排起长队,务工人员张师傅捏着"文化莞家"预约的免费票:"娃第一次看专业舞台!"三场基层巡演正同步铺开:塘厦演艺厅的咸水歌教学、东城剧场的木偶戏工作坊,让未能晋级的山区孩子登台圆梦。"莞一夏"潮玩市集里,孩子们用VR眼镜"云游"展览,亲手烧制获奖作品的陶瓷周边。国家公共文化云直播间弹幕刷屏:"东莞把花会办成了全民节日!"
闭幕倒计时中,文化馆长廊悬挂着90件决赛团队签名队服,衣摆浸透汗渍却色彩飞扬——这场持续至8月5日的艺术盛宴,终将沉淀为岭南美育的鲜活注脚。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