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广场红毯上的雨伞阵突然分开,导演寒月携主演穿过暴雨冲进影院。6月12日《九死一生》首映礼的巨幕亮起时,镜头切进缅甸诈骗园区——铁丝网内"狗推"敲键盘的特写,让全场观众屏息。这部由东莞中音传媒出品、电子科技学校师生参与摄制的反诈电影,用107分钟揭开跨境招聘陷阱的血腥真相。
雨夜镜头照见现实
在诈骗头目挥刀的镜头背后,藏着摄影系学生王薇的实战笔记:"那晚暴雨,我们用防水布裹住设备拍完。"该校9名实习生全程跟组,数字媒体专业主任翻着场记本:"缅北追逃戏的夜视镜头由学生操控,NG十六次磨出专业级运镜。"更震撼的是场景还原:某处废弃工厂被改造成水牢刑房,道具组按警方卷宗1:1复刻电击器械。当银幕映出"本片改编自东莞真实案例"时,前排民警集体鼓掌。
校企共织防诈密网
首映礼签到处,主演谭歌被学生围住索要签名——这位本土演员刚完成30场校园反诈宣讲。电子科技学校党委书记展示的产教融合报告显示:剧组为学校捐赠价值80万元影视设备,开设的"反诈影像工作坊"已培养37名行业新锐。影片结尾滚动着20家莞企冠名名单,其中某服装品牌将反诈标语印上主演同款T恤,首批5万件直供校园。
血泪案例唤醒警惕
"那个被活埋的镜头,原型是我堂弟。"放映结束的互动环节,邓州商会代表哽咽发言。这部取材于37个真实案例的电影,细节残酷得令人窒息:诈骗分子用VR眼镜模拟审讯场景,受害者指甲缝藏定位芯片的设定源自刑警建议。当片尾字幕打出东莞反诈专线,全场手机闪光灯连成星海——首映次日,市公安局接到涉缅线索举报激增300%。
散场时暴雨初歇,影院玻璃幕墙映出主创团队的身影。那些浸透师生汗水的镜头语言,正化作刺破诈骗黑雾的利刃,在全国院线的银幕上铮鸣出鞘。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