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大岭山镇实验小学近年来在家长学校教育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通过实施一系列新颖且实用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了家长参与度和家庭教育的质量。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家长们的学习时间日益碎片化,学习动机也日趋个性化。传统的冗长家长课程难以满足现代家长的需求,反而容易引发学习疲惫感。许多家长在初次参加时热情洋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若非孩子班级有明确要求,他们往往会选择缺席。面对这一困境,东莞市大岭山镇实验小学尝试了一系列创新方法,以期提高家长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学校推出的现场讲座以“短、小、精、炼”为特点,每场讲座一般不超过40分钟,着眼于讲透某一个家庭成长理念,避免过度引申。讲座结构精巧,包括现象解读和方法实操,旨在驱动家长领会并实践所学内容。例如,一年级的讲座《玩童到学童转换期的亲子对话》通过具体情境模拟,让家长练习与孩子进行亲子对话,深受家长好评。
除了现场讲座,学校还推出了线上讲座选修课程,聚焦小学阶段孩子容易出现的行为偏差,如拖拉、叛逆、任性等。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问题和烦恼,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讲座采取讲透讲精的策略,通过实际案例和故事,让家长能够“依样画葫芦”,照着去做,最终实现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改变。
学校的家长课程与校外机构和网上课程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内容可以融通学校和班级,做到定制专享。例如,三年级的《“问题+”教学范式对孩子的意义》一课,家长们在理解学校进行的“问题+”教学后,在生活中也有意无意地抛出核心生活问题,与孩子一起探究式学习。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思考与探究能力,也增进了亲子关系。家长们对学校的创新举措反响热烈。一位家长感慨道:“之前我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学习,但现在我很期待每一次的学习内容。”另一位家长也表示:“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的方法。现在我会尝试用更温和、更理性的方式去引导孩子。”这些反馈表明,家长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的教育方法,更感受到了学校对家校合作的重视与用心。除了现有的创新举措外,学校还在不断探索以班级为单位的案例教学体验式授课和以评价为导向的学习任务单驱动等新模式。他们期待通过多样的家长学习课程,能够尊重每一位家长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以家长学校课程来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
莞讯网观点
东莞市大岭山镇实验小学在家长学校教育方面的创新尝试,不仅提升了家长的教育水平,也极大增强了家校合作的紧密度。通过科学、实用的教育方法,家长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挑战,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这种以家长需求为导向,注重实践与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值得更多学校借鉴和推广。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