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隐形人”终现归途 东莞司法千里护送照亮重生路

财经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6-05 09:31:29
 
  高埗司法分局的安置室里,邹某林攥着三天前签字的零工合同,目光却始终盯着窗外——那张写着“曹乐村搬运日结180元”的纸条,终究抵不过1350公里外的一声川音呼唤。2025年5月19日,当视频通话里出现姑妈布满皱纹的脸庞,这个丢失姓名21年的男人突然蜷缩痛哭,震落了登记表上“周某”的临时代号。
 
​  数据迷雾中的身份突围​
 
  寻亲攻坚组组长庞红宾的办公桌堆满泛黄地图。在四川江安县传回的数百条“邹姓族谱”里,一条1987年注销的户籍档案被红笔圈出:邹某林,父邹志强母李秀兰。“父母双亡”的备注旁,标注着关键人“姑妈邹玉芳”。更艰难的确认在于生物信息——因年代久远,公安系统仅存其少年时期模糊的户籍照片。最终通过方言口音比对和老式生产队名称的精准记忆,确认了身份。“他脱口说出‘红光大队晒谷场’的旧称,这在地图软件上根本搜不到。”参与核实的“让爱回家”志愿者陈洁感慨道。
 
​  三张车票背后的护航接力​
 
  5月28日清晨的东莞高速口,警长何智勇将三张车票塞进邹某林颤抖的手中:东莞至重庆北的K485次硬卧、重庆至宜宾的城际高铁、宜宾到大井镇的乡村巴士。这个因户籍注销无法购票的男人,第一次拥有写着自己真名的行程单。警车后备箱里,司法社工准备了更重要的行囊:临时身份证明、村委接收函、低保申请预审表,甚至还有两套换洗衣物。“怕他姑妈看见破洞衬衫心疼。”庞红宾解释。
 
​  重生起点上的民生闭环​
 
  大井镇司法所的樟木桌前,邹某林按下鲜红指印的刹那,户籍民警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电脑屏幕上,被冻结21年的公民身份信息重新激活,社保系统同步生成参保记录。更快的响应在田间地头——村支书当场拨通茶园负责人电话:“明天来报道,采春茶包吃住!”姑妈塞给司法干部一筐土鸡蛋时反复念叨:“销户时他爹闭不上眼,现在能上坟说句‘我儿回来了’。”
 
  返程的东莞司法团队带回特殊“纪念品”:邹某林户籍页复印件已存入高埗安置帮教档案库,旁边贴着新拍的身份证照片——这是他52年人生首张证件照。背景墙上的中国地图,川粤两地间新增一枚红色图钉,编号2025001。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