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来得比预期更猛。”东莞石排镇的沃工场文化(东莞)有限公司(下称“沃工场”)总裁孙文科在2月14日表示,该公司第二批《哪吒之魔童闹海》周边“排排坐mini系列”的订单接踵而至,订单产值高达1亿元,是去年底首批订单的500倍,仅此一项便超过去年公司全年产值。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以百亿元票房横扫动画电影市场,影片的热度从银幕一路蔓延至线下。剧中人物的Q版模型、剧情胶片卡、盲盒等周边产品上线即售罄,二手市场溢价数倍,“一‘吒’难求”成为社交平台热词。首批订单将在2月下旬发货,孙文科透露,目前多个国内潮玩渠道商正排队拿货,届时市场局面有望缓解。
孙文科回忆,2024年8月底接到品牌方合作需求,仅三天便敲定首批1万套、30万支产品的设计生产方案。因电影排期与审核流程调整,正式订单直至12月19日才落地。凭借成熟的供应链,沃工场在春节前火速交付,并敏锐嗅到二次爆发的商机。春节后,第二批订单接踵而至,包括盲盒系列、3C周边系列等产品。为了尽快交货,孙文科还向上下游企业借用了2千多位工人,一批新的设备也在组装中。他表示,东莞的产业链优势使得合作工厂能够迅速响应,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从“代工者”到“孵化器”,沃工场的转型折射出“中国潮玩之都”东莞的进阶之路。2009年,孙文科被东莞“半小时找齐所有配件”的产业链优势吸引,决心搭建一座连接创意与制造的桥梁。2017年,沃工场迎来关键转折,斥资打造15000平方米的智能化工厂,专注孵化设计师品牌与原创IP。如今,其合作设计师超2300名,孵化IP数量占比泡泡玛特总产品的60%。
“潮玩的本质是文化共鸣,而东莞的使命是让创意落地。”孙文科的这句话,恰是“中国潮玩之都”的进阶缩影。在东莞,以石排镇为核心的4000余家玩具企业,构建起全球最完整的潮玩产业链。这些企业凭借“一小时产业圈”的效率、“毫米级”的工艺精度,将国漫IP、原创设计转化为全球追捧的潮玩符号。“哪吒热”的背后,是国漫IP的崛起、Z世代消费力的释放,更是“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的华丽转身。莞讯网认为,东莞沃工场的成功不仅展示了其在潮玩产业中的强大实力,也彰显了东莞作为全球潮玩制造基地的卓越能力和创新精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