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确保2020年前水质明显改善

镇区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7-05-03 17:00:59
  大朗确保2020年前水质明显改善
 
  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和吸引力。对大朗而言,虽然近年来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环境污染与经济不相匹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走出城市建设困局,将大朗打造成宜居幸福城市?据了解,大朗将全面推动水环境污染治理,确保2020年前水质明显改善,建设碧水蓝天的美好家园。
 
  大朗提出,将继续以环境优化为抓手,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分三批次建设总长209公里的截污次支管网。其中,今年年内完成29.9公里、2018年前完成45公里。同时,全面修补截污主干管网与提升泵站,着力实施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建设,并计划建设3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推动区域水体质量提升。
 
  一直以来,大朗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按照“治污、建绿、美环境”的思路,把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保障作为该镇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任务。但是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城市发展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大朗水污染治理已刻不容缓。
 
  大朗将通过内河涌暨黑臭水体整治、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升级改造,力争到2020年,污水收集率达95%,镇域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
 
  大朗将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对我市开展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结合该镇薄弱环节,开展以水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10多项环保专项整治。并深入实施“河长制”和“涌长制”,实施辖区内主要内河涌污染综合治理,推动该镇内河涌水生态功能逐年改善。
 
  围绕既定目标,大朗将按照“先截污,后清淤,再修复”的工作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7条内河涌整治。该镇北部有高英排渠、竹山排渠,是7条跨镇污染河涌之一,该镇已将该区域周边约4公里截污次支管网建设任务纳入2015—2017批次项目,投资1963万元,对约1.7公里的渠道进行扩宽、清淤及护岸,清理淤泥约6500立方米,目前已完成1500米渠道整治,余下约200米渠道正加紧进行整治。
 
  经初步排查,该镇共330个排污口,主要分布在高竹片、水蔡片、水沙片、杨石片和象山片区。该镇对7条内河涌,水口排渠、松木山水、竹高陂排渠、高英渠、水平水、碧水天源明渠、新马莲排渠进行了监测,其中松木山水总体相对较好,COD达到阶段性整治目标。
 
  根据规划,到2020年,大朗全面完成三个批次共209公里的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其中2015—2017批次计划投资约2.68亿元,长29.9公里,力争年内顺利建成。大朗南部主干渠松木山水、梅塘水、水口排渠是流入寒溪河的三条一级支流,在水口排渠规划建6公里次支管网、松木山水规划建27公里管网、梅塘水规划建15公里管网,共48公里管网,全部已纳入2015—2017批次和2016—2018批次建设,分别于6月和9月动工。
 
  记者获悉,围绕减轻寒溪河污染负荷这一目标,大朗近期对截污次支管网建设规划作出了调整,其中2016—2018年和2018—2020年两个批次分别再增加建设20公里,即2020年前的三个批次分别建30公里、65公里和80公里,建成后全镇截污管网建设总长度约为209公里(包括主干管网和现有管网),管网密度为镇域每平方公里建2.14公里,污水收集率达95%。
 
  根据规划,大朗将着力实施污水处理厂二期(10万立方米/日)项目建设,并计划建设3座污水处理量合计5300立方米/日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推动区域水体质量提升。
 
  据悉,大朗松山湖南部污水处理厂,分三期建设,规划总污水处理能力为35万立方米/日。大朗环保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期服务范围包括大朗全镇和松山湖南部区域,设计处理量为10万立方米/日,最大处理能力为12万立方米/日。但由于大朗截污主干管网出现多处破损及高英提升泵站故障,对管网正常输水能力造成较大影响,现状污水处理量仅为4万方/日,污水处理厂产能未能充分利用。
 
接下来,将全面修补截污主干管网工程和提升泵站;同时,大朗正在与市水投集团接洽建设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与污水处理厂研究提标改造,出水标准从一级B提高到一级A。规划建设3个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分别选址仙村、大井头和中子源。
 
  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寒溪河的污染负荷,该镇将在高英排渠加装临时污水净化设施,并通过河涌硬底化等措施,最大程度减轻排入东坑内河的污染负荷;在该镇水口排渠与常平镇流入水口排站的小河流交汇处建设临时水质净化设施;抽取大朗松山湖南部污水处理厂东边梅塘水里污染浓度更高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量和进水浓度,利用污水厂剩余的产能,达到短期内降低寒溪河常平段污染负荷的目的。
 
  从长远方面考虑,由市统筹规划在水口排渠、松木山水、梅塘水汇入寒溪河交汇处三角洲地带建设人工湿地,利用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进行净化。(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