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林子市场的“守望者”

万象   来源:经济参考网  责任编辑:天下  2014-02-07 09:25:04
  春节期间,赶集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农民带着一年辛苦得来的收入早早赶往定期召开的集市,选购必备的年货用来迎接节日。
  农历腊月26清晨,《经济参考报》记者跟随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榆树林子工商分局的执法人员来到了镇上集市。虽然天还蒙蒙亮,市场上已经十分喧闹,到处可见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琳琅满目的货品。虽然天寒地冻,温度在零下15度左右,却并没有影响人们采购的热情。或买或卖的人们穿着厚实,吆喝声、讨价声汇集,颇为热闹。
  平泉县古称“八沟”,因清康熙大帝见平地涌泉兴赞“圣地平泉”而得名。榆树林子镇,地处平泉县东北部,距离县城70多公里外,位于冀、辽、蒙三省区交界,东望辽宁凌源,北接内蒙古宁城,有“鸡鸣三省”之称。
  榆树林子镇工商分局共有五名工作人员,其中最大的52岁,最年轻的27岁,监管一镇一乡,辖区内36个行政村零散地分布在487平方公里的辖区内,使他们的工作颇为不便。
  即便如此,为保证假日期间市场秩序运行,近几周来,这五名工作人员坚持挨户走访,夜以继日的探问了辖区内超过500户个体工商户和200家企业。
  “过期食品要及时下架、熟食要注意卫生、花炮销售绝不能有明火……”工作人员认真的检查着,并耐心地告诉各个摊位和店铺负责人。“他们太认真了,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及时指出我们的问题,我心服口服,有问题马上改。”一位摊主说。
  走进榆树林子工商分局办公室,只见一个20几平方米的院子有两间屋:一间是办事大厅,里面就是放着两张床;另一间是食堂,里面放着三张床,床上铺着白色的床单,一台老旧的21寸彩电是宿舍里唯一的电器。
  这是因为榆树林子镇地处偏远,单位到家要走75公里,如果天天往返,就没有多少事件干工作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对这些工作人员来说,在单位一住就是一个礼拜成了家常便饭。
  “只要是工作日我们都住在这里,服务窗口是24小时的,只要有村民过来,无论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即时办理。”榆树林子工商分局副分局长王耀东说。曾经是军人的他现在依然保持着严谨的生活作风,他床上的被褥是标准的“豆腐块”。
  听他的同事介绍,2009年夏天,因为榆树林子分局局长赴省学习,作为副分局长的王耀东挑起了分局的全部工作,连续四个月都吃住在单位。一年下来,他和同事们在一起的时间要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长得多。
  2010年3月,为了尽早完成给台头山梁后片区个体户上门验照的工作,虽然下着大雪,路况十分恶劣,王耀东还是带领两名同事出了门。可是,在返回的路上由于路面滑,车子不慎翻坠到了路边的沟里,王耀东被摔成骨折。
  与在繁华的都市里不同,选择在这里当公务员,实际上是选择了清贫、平凡以及忙碌。没有浮华,也没有浮躁,王耀东说,他的这些经历就是榆树林子工商分局五名市场“守望者”每天的生活。
  检查了集市后,记者随众人来到榆树林子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此时已接近中午,大风渐起,扬起漫天尘土席卷了整个批发市场大院。尽管如此,院子里农民、商人、经纪人你一群我一伙,热火朝天的大声交流着蔬果的价格行情。
  这个批发市场可不一般。榆树林子只是一个偏僻的北方小镇,蔬果方面,无论是种植还是销售比起其他地方都没有什么优势。在2001年市场刚成立的时候,只有两个外来客商,头几个月交易额还不到10万元。可如今,占地面积180亩的市场已有门市和交易库房250间,容积为8000立方米恒温冷库一个,累计投资达到2200万元,2013年市场成交额已突破11亿元。
  让榆树林子人尤为骄傲的是,这个市场黄瓜的日销售量可以达到一两百万公斤,基本上拥有了对全国黄瓜市场价格的“定价权”。
  “这个市场能有今天的规模,离不开工商部门的倾力扶持。”榆树林子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市场经理王凤虎说,多年来,工商部门积极组织参观学习和招揽客商,并帮助市场培训了一批经纪人,对市场发展和稳定起了重要作用。“另外,因为他们的严格检查,附近农户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都在不断增强,达到了统一技术、统一生产、统一包装。”
  “现在是春节假日期间,我们对市场的检查会更加严格。”据榆树林子工商分局局长梁海平介绍,多年来不论寒暑,他们每天都要到市场及周边经营户检查几次,以确保市场秩序稳定,农资质量安全。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