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11家企业入选市倍增试点 两大支柱产业“暴露”新实力

企业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7-04-18 08:19:20
 
  大朗11家企业入选市倍增试点 两大支柱产业“暴露”新实力
 
  曾经的“织城”大朗不仅国内小有名气,而且所产的时尚毛衣在国际上亦颇为畅销,每年的大朗毛织交易会均能吸引多路国际买家前来下单或是“扫货”。
 
  在东莞掀起的全新“倍增”大潮中,大朗以更为接地气的方式组建倍增企业库,而且巧妙打出“毛织+电商”、“电子信息+品牌”和“装备+智造”3张“产业+”好牌,以此撬动和助力倍增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一系列“产业+”的深耕厚植,力争到2020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
 
  在人们的印象中,去年GDP达238亿元的大朗镇或仍是传统毛织重镇,但日前发布的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榜单却在不经意间“暴露”了该镇的新实力——在11家上榜企业中,主角不是毛织企业,而是该镇新兴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的企业,两者共有8家。
 
  值得一提的是,该镇入选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榜单的企业数量与东城并列全市第三,此外还有5家企业进入后备企业名单。
 
  “从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是主角,其中有民营企业9家,外资企业仅有两家。”大朗镇经济科技信息局局长谢主连称,“而以行业分类,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的企业则占了绝大多数,前者有5家,后者有3家。”
 
  谢主连表示,大朗发展最早最快的毛织产业有过辉煌,如今线下、线上结合,并以大朗毛织交易中心、环球贸易广场为支点,大量淘汰了中间贸易商环节,去年该行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2亿元,占该镇工业总产值的近1/3。与此同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分别升至162.8亿元和157亿元,成为该镇的产业新秀。
 
  在11家入选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的基础上,大朗镇又遴选出29家规模以上优质企业,作为镇级“倍增计划”的试点企业,从而打造了一个囊括40家企业的“倍增企业库”。镇内调研结果显示,近八成企业有信心在3年内实现倍增,预计到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可达240亿元上下。
 
  其中龙昕科技今年将逐步增资30亿元建设项目总部,预计建成后年产可达30亿元,或会成为全镇乃至全市的倍增标杆。
 
  大朗将如何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特色产业的“并驾齐驱”呢?
 
  “我们将根据实际,凸显特色产业的引领作用,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大朗镇委书记谢锦波表示,继续延伸大朗“中国羊毛衫名镇”品牌,全力推进“毛织+电商”这一产业的业态创新,推动毛织企业实现倍增。
 
  与此同时,以大朗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为契机,狠抓“电子信息+品牌”,推动以诺、云通等电子信息类倍增试点企业在3~5年内实现倍增,主动对接华为终端,培育手机、电池等优势电子信息产业。
 
  在“装备+智造”产业方面,将深入实施机器换人,鼓励和引导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加快“工作母机”类制造业发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生产效能。
 
  通过上述一系列“产业+”举措的深耕厚植,力争到2020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
 
  中国散裂中子源这一国家级重大科学项目落子大朗,这是大朗的一大利好,该镇怎样“利用”呢?“散裂中子源项目今年9月将输出第一束中子束,预计明年初试运行。”谢锦波说,接下来,大朗将围绕这个国家级的重大科学装置,努力将中子源乃至高能所衍生出来的成熟技术和科研成果在大朗产业化,力争尽快在材料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新能源等领域实现倍增。
 
  在助力企业倍增方面,为了做到“靶向”扶持和培育,大朗在摸排企业困难与需求方面下足了功夫,尽量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来自该镇经济科技信息局的数据显示,该镇汇总试点企业诉求68个,内容涉及土地、资金和教育等十多个方面。
 
  “我们镇设立了3000万元的专项资金,主要支持倍增企业和扶持上市企业。”谢主连告诉记者,凡试点企业申报获得市经信局、科技局等4家单位相应现金资助的,该镇将在市资助额度上按1:0.1的比例给予配套奖励。这意味着,企业如获得市资助金100万元,镇里将再配奖10万元。
 
  谢主连表示,与奖扶同步进行的是加大对试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将协调金融机构为倍增试点企业“量身定制”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
 
  为鼓励倍增企业多层次对接资本市场,凡试点企业成功上市,将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如挂牌“新三板”,亦给予50万元奖金。“在各镇街中,这个金额是比较高的。”谢主连说。
 
  至于试点企业相对集中的土地诉求,该镇鼓励试点企业采取“工改工”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或是通过收购、兼并等渠道盘活现有存量工业用地,并优先供给土地和分配用地指标。“预期税收能达到每亩50万元的企业,将优先供应土地”。
 
  说起东莞的手机“智造”,不少人对华为、OPPO、VIVO和金立等津津乐道。实际上,在东莞的手机制造领域,还有以诺通讯这样独具实力的低调厂家,该公司专注于ODM(俗称“贴牌”)智能手机和功能手机的出口与加工,年出货约2000万台,每年有差不多30余款手机推向市场,与华为这样的行业“大佬”亦有合作。
 
  通俗地说,客户只要有一个概念,凡是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以诺通讯基本上都能从无到有地研制并生产出来。
 
  自华为终端布局东莞松山湖以来,以诺通讯便随之而动,在临近松山湖周边的大朗拿地布局。
 
  “2014年正式投产,次年的销售收入便达到7.4亿元。”以诺通讯有关管理高层赖荣说,“去年销售收入增至9.7亿元。按照这样的增速,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可达15亿元左右,后年有望达到30亿元。”
 
  他说,今年公司将投入约1亿元进行固定资产和智能化改造,提高产能。现位于深圳龙华的中诺手机业务也可能全部搬过来,未来3年,中诺其他子公司的主板业务也可能会迁至东莞。因此,在扩大产能方面尚需土地150亩,以便为研发大楼、生产厂房和人才公寓提供足够空间。(记者 马骏 )(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