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昨日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 “一些地方将特长与招生挂钩,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所以《意见》要求逐步减少特长招生。”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 《意见》明确了“小升初”工作流程,体现了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根本原则。 在划定招生范围时,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单校划片)。 对于城市老城区暂时难以实行单校划片的,可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多校划片)。 优质初中要纳入多校划片范围。 多年来,“小升初”的乱象已成痼疾,民众质疑和批评的焦点直指“择校”过程中的“暗箱操作”。 对此,《意见》强调单校划片学校采用对口直升方式招生,即一所初中对口片区内所有小学毕业生入学。 多校划片学校,先征求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要统一实施,县级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小学生毕业信息登记、入学志愿征集,统一受理审核入学申请,集中公示招生录取结果。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者储朝晖看来,解决择校,最关键的是要“放权”。 当前“小升初”衍生出的占坑班、奥数热等问题,都要归咎于评价机制和评价主体的单一。“应由专业组织来决定并确认特长生的评价标准,而政府应努力做好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不要让学校之间的差距这么大。” 在不少专家看来,择校热降温的“治本”良方还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读“小升初”新政:明确划片+特长减招+阳光录取 《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哪些新亮点、新举措?“免试入学”具体怎么操作?如何确保公平公正?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给予了解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