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3种明代善本古籍成功入选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
近日,经广东省文化厅公布,莞城图书馆选送的3种明代善本古籍成功入选第二批《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分别是《河南邵氏闻见后录》(明汲古阁刻本)、《白氏长庆集》(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马元调刻本)和《新刻临川王介甫先生诗文集》(明万历四十年(1612)王凤翔光启堂刻本),连同2012年首批入选名录的馆藏古籍,现已有6种馆藏明清古籍被列入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中。
据悉,本次评选是由省内外古籍专家初审、广东省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审核后,结果经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东省文化厅确定后再公布。经统计,全省30个单位共有766种古籍入选第二批《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而莞城图书馆是其中唯一一家镇街级图书馆,并且入选数量多于不少市级公共图书馆。
作为一家以古籍收藏、整理与研究为主要特色之一的专业公共图书馆,莞城图书馆目前馆藏明清古籍达149种,合2368册,其中善本古籍有17种,合234册。为进一步保护馆藏珍贵古籍文献,莞城图书馆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配备库房、创建市内首个“古籍文献修复室”等。
莞城图书馆工作人员詹宝莹:“我们馆在古籍保护方面首先是为我们馆藏的古籍文献设立了独立的库房,恒温恒湿的系统,以及灵香草这些硬件的条件。另外,我们馆还首创了为每一种古籍量身定制樟木夹板,而这个樟木夹板也是防虫防蛀,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古籍的。”
近日,莞城图书馆利用网站平台,发布东莞市内首个古籍和特藏文献检索系统。读者可以通过使用该套系统,查询到馆藏古籍、特藏文献、地方文献以及木鱼书等书目数据。此外,莞城古籍特藏区设有一台触屏式自助查询机,方便读者现场检索查阅。
莞城图书馆工作人员詹宝莹:“我们馆原本的检索系统只能查询到普通图书,而这个检索系统是可以查到我们馆的古籍和特藏文献,以及一些地方文献的书目资料,这个系统现在是跟我们馆的官网是联网的,在未来我们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之后,这个系统将会独立出来,然后读者到了我们馆通过这个系统也可以直接诶查询到馆藏的古籍的全文,进行全文阅读。”
据介绍,莞城图书馆的古籍文献只能在馆内阅读。读者如果想要查阅莞城图书馆馆内的古籍可向工作人员进行申请。
莞城图书馆工作人员詹宝莹:“查阅这些古籍文献,首先是要带一封介绍信,如果他没有单位或者高校的介绍信,他可以凭这个身份证到我们馆来填写这个古籍文献的查阅申请表,然后通过我们馆长的批准之后,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可以拿出来给他在馆内阅读。”(记者 陈雪庭 叶浩文) (来源:东莞阳光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