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困境的企业特别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当年8月,处于“暴风眼”中的东莞,被确定为全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2010年,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东莞做出了史无前例的创举——推动加工贸易企业不停产转“三资”。
2008年,美驰图公司抓住来料加工企业就地不停产转“三资”企业政策,由东莞凤岗竹尾田玩具厂转型为“三资”企业,同时增资近千万美元,扩大经营范围,一下就将经营局面扭转了过来。图为美驰图模型玩具。
谢庆源
在举国同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世界性难题的背景下,拥有1万多家加工贸易企业的东莞,不辱使命先行先试,在全国首创了“非法人”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的崭新模式,探索出创品牌、强研发、拓内销等转型路径,还在创新能力、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矩升曾是东莞万千加工贸易企业中的一员,走进东莞矩升的生产车间,工人稀少,到处都是自动化的工业机器人。通过投资数亿元,这家主要生产手机外壳的企业在制模、检测、机壳生产等领域全部实现了机器人生产。从工人进行机械劳动转变为工人操作机器人进行高效生产,矩升的生产车间内,原来的多人一岗也变成了一人多岗。矩升只是东莞众多加工贸易企业主动升级转型的一个生动缩影。
2010年,东莞被确定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在“突围”中实现“转身”的东莞,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探出一条可借鉴的路。
4300多家来料加工企业转变身份
2008年的东莞,经历了30年快速发展后,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成长烦恼”中,资源吃紧、人民币升值、海外市场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压力集中爆发,很多企业被推向了生死的边缘。
陷入困境的企业特别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当年8月,处于“暴风眼”中的东莞,被确定为全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2010年,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临危受命,必须有所作为,东莞做出了史无前例的创举——推动加工贸易企业不停产转“三资”。
在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东莞通过主动协调海关、税务、商检、外经、国土、环保、消防等部门做好转型业务流程对接,成功解决了企业转型中所提出的土地使用权和房产权转移、进口设备解除监管等100多个实际问题,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了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法人企业的“无障碍通道”,并匹配了一套统一机制和操作办法,一举化解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一个经典案例就是由“四方联网”向“八方联网”的升级:在加工贸易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层面,东莞起初探索出了企业与外经贸局、海关、检验检疫局“四方联网”、一次录入的模式,发展到后期,一次录入平台又新增了工商、外汇、国税、财政4个部门联网,实现了“八方联网”,这样的转变极大地方便了广大企业办理业务,助力了转型升级。
美驰图玩具厂厂长吴克翰还清楚地记得:2008年之前,美驰图只是一家来料加工厂,以贴牌加工为主,产品几乎100%出口,全厂5500名员工,产品线只有单一的传统车模。
吴克翰说:“那时候是人家给你订单你才有得做,没有订单就没得做了,完全被别人牵制,要想发展,只能转型。”逐渐恶化的外部市场环境,促使东莞大批企业开始通过转型来摆脱困境。2008年,美驰图公司抓住来料加工企业就地不停产转“三资”企业政策,由东莞凤岗竹尾田玩具厂转型为“三资”企业,同时增资近千万美元,扩大经营范围,一下就将经营局面扭转了过来。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已有4300家来料加工企业转变形态。“身份”转换,标志着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基础工作完成,使得一大批企业摆脱了原有身份的束缚,加速了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