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莞市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财政报告》)出炉,今年的《财政报告》首次设立了10亿元市级防范风险储备金。市财政局局长罗军文表示,设立防范风险储备金是为了防范未来财政运行风险,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
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我市《财政报告》中出现“防范风险储备金”,今年是首次。《财政报告》对“防范风险储备金”的作用界定很明确:“为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设立10亿元市级防范风险储备金,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据了解,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市“三重”项目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我市启动了轨道交通、水乡特色经济区、大学创新城以及粤海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
“以轨道交通为例,仅R2线一条线路的计划投资规模就多达200多亿元,另外现在R1线和R3线已获得上级批准建设,届时轨道交通的投资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要建设这些轨道交通未来必然需要增加市一级政府债务。”罗军文说。
记者查阅《东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其中显示,2013年,全市重大建设项目达到142个,总投资达2250亿元,其中市属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约310亿元;2014年,计划安排市重大建设项目155项,总投资2632亿元。
市财政局表示,由于所需投入较大,必须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社会资金共同投入,因此,近年来,市政府已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步伐,并启动部分重点项目的融资工作。
应对全市突发性支出
罗军文坦言,由于启动轨道交通、水乡特色经济区、大学创新城以及粤海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的投融资工作,预期市本级政府债务将有所增加。
市财政局昨日回复记者,从当前市本级债务情况看,由于过去我市基建设施主要通过积累的财政收入解决,未进行大规模的融资,因此,当前我市市本级的负债水平还比较低,总体债务属于可控水平。但是,由于预期未来融资力度加大,总体债务将有所增加。
“目前,我市市本级总体债务处于可控范围,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罗军文说,“为防范未来财政运行风险,2014年预算中新增设立防范风险储备金10亿元,用于我市重大建设项目的还本付息、转贷和全市突发性支出,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
目前,上级财政和部分市已设有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比如广州市2012年财政支出中就安排了10亿元的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其性质与我市设立的防范风险准备金相似。
我市设立防范风险储备金后,将根据债务还本付息、转贷或突出性支出需要,由市财政制订资金使用方案,经报请市委、市政府同意后使用。接下来,防范风险储备金规模将根据财政收支情况进行适时调整,以保证财政收支稳健运行。(胡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