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灿芬
“空气严重污染,东莞也有限行措施啊。”近日,市人大代表、环保局局长方灿芬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早在去年,东莞就已经制订实施了《东莞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暂行)》,不过因为空气质量一直没有出现大的问题,高级别的应对措施还没有启动。
近日,空气质量再次成为国民关注的焦点,广州党政领导纷纷乘公交上班。方灿芬说,东莞在去年全国“两会”之后就着手制订应急预案并在7月份实施,是珠三角较早实行的城市,内容包括“空气出现严重污染时,环城路将单双号限行;严重污染持续时,污染大户需停产”等。不过,去年东莞只有两天AQI24小时均值超过200,需要启动高级别应对措施的条件没有出现。
方灿芬表示,今年政府十件实事将落实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也是为了进一步加大空气治理力度。他说,原本市环保局上报的禁燃区范围只有47%,但市委市政府要求把水乡统筹区整个纳入进去,这样全市一半以上的区域都是禁燃区。
同时,十件实事还提出新建不少于3个空气质量监测子站。对此,方灿芬透露,市环保局拟在沿海片区的虎门、水乡地区的洪梅、东南方向的塘厦、东北方向的常平,建设4个空气质量监测子站并联网实时发布数据。这样,全市的自动监测站的布局将更加科学,监测数据将更为准确,还能满足群众知情权。
此外,今年十件实事还有一个亮点,首次把污染物总量削减作为一项承诺,抓住了考核环境治理成效的关键。方灿芬说,市政府提出东莞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比上一年削减2%、2%、5%和13%,这个普通市民可能看不懂,但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