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维东到市科技局、市国资委开展专题调研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6-08-09 10:09:45
 
  梁维东到市科技局、市国资委开展专题调研
 
  近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维东先后到市科技局、市国资委开展专题调研。他充分肯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市创新驱动工作,指出东莞要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把科技工作推上一个新高度,努力打造、打通适合企业创新发展的新氛围、全链条,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引领我市继续向前发展、高水平发展。
 
  梁维东充分肯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市国资工作,指出国资系统要强化系统设计,明晰自身定位,注重分类管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打造一支高水平、有活力的队伍,推动我市国有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
 
  市领导张科、杨晓棠,市政府秘书长邓浩全等参加调研。
 
  创新驱动是城市发展新引擎。7月18日,梁维东一行听取市科技局局长吴世文工作情况汇报。据介绍,目前全市科技型企业超过5000家,2015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3家,总数达到985家,比2010年增长193.45%;全市高企后备入库企业达到774家。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梁维东从企业、市场、产业集聚、创新环境、湾区经济五个维度,深刻阐述了我市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战略性,指出制造业虽是东莞发展的根基所在,但如果不持续瞄准创新,城市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
 
  梁维东以硅谷为例说,硅谷之所以成为硅谷,是因为其打通了创新链条,不仅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也为企业提供了必要的阳光、土壤、空气和养分。
 
  对于全市创新驱动工作,梁维东做出四点要求:一要牢牢把握住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个总抓手,深刻把握、充分挖掘创新示范区内涵,做好顶部设计,真正破解一系列创新驱动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二要把松山湖这个创新品牌彰显出去。松山湖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创新驱动,要用好这个品牌,解放思想,做好研究,把这个品牌能量全部释放出去。
 
  三要用改革的思维化解创新发展中的制约。要改变传统的支持企业发展的思维和方式,用改革的思维重塑各类机制,确立一套更公平、更公正、更高效、更管用的机制。
 
  四要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落到实处。要分析企业创新意识不强、意愿不强、认知不强的原因所在,拿出针对性、可行性方案和做法,去系统解决问题,推动企业抢占应用前沿科技的制高点。
 
  梁维东指出,全市科技系统要创造性开展工作,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思考、谋划、推动创新工作,既要立足科技,也要跳出科技,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把科技工作推上一个新高度,引领东莞继续向前发展、高水平发展。
 
  8月8日上午,梁维东一行到市国资委,听取市国资委主任任洪杰工作情况汇报,充分肯定了国资工作,指出整个“十二五”期间,全市国资系统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有力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东莞“十三五”时期国有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据介绍,目前,我市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792.55亿元,净资产869.12亿元,国有净资产676.12亿元,较四年前翻了一番,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企业资产状况逐步改善,财务风险基本可控,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面对新形势、新常态,梁维东对于全市国资工作提出一系列思考和要求:
 
  一要加强系统设计。要用系统设计的观念,从可持续运营的角度,深刻分析各自国有企业下一步怎么做,下一步棋怎么走,系统推进国资转型升级;要善于吸收专业有水平的人,把系统的观念与专业的意见有效结合起来,设计出一套既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又体现政府要求的体系,实现国有经济良性、持续发展。
 
  二要明晰国有经济定位。国有经济要坚定不移地把准定位,注重公共性、公益性和引领性。强调国有经济公共性、公益性、引领性,并不等于其不能进入竞争性领域,而是要明确重点、适度进入、超前引领、带动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三要注重分类管理,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国有资产经营跨度大,人员多,门类广,要坚持分类管理,坚持走市场化之路,坚持适度盈利,推进可持续发展。
 
  四要打造一支高水平、有活力的队伍。新常态下,在推动国有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不能甘当“代建局”的角色、水平。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要打造一流的国有企业,就要通过制度、政策、环境的创新和改善,聚集到一批一流的人才。(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