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进一步打响“粤剧之乡”品牌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6-07-15 08:35:04
  东莞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进一步打响“粤剧之乡”品牌
 
  7月14日,东莞推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工作会议召开。记者获悉,东莞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用活用好粤剧发展专项资金,启动《香飘四季》等东莞题材的粤剧创作,进一步打响“粤剧之乡”品牌。
 
  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传承发展戏曲艺术责任重大,全市上下要抓住当前契机,将粤剧曲艺事业推向新高度;突出市场导向,为粤剧曲艺发展增添新动力;大胆改革创新,让粤剧曲艺艺术焕发新光彩,要重视培育普及,为粤剧曲艺传承构筑新希望。
 
  七镇被授予“广东曲艺之乡”
 
  东莞戏曲文化源远流长,目前全市共有粤剧曲艺团队355个,常年活跃在社区基层,大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广东粤剧院、广州红豆粤剧团等市外知名粤剧团,每年都会到东莞演出几十场,场场爆满。2004年东莞设立了每年100万元的粤剧发展专项资金,并从2010年起将专项资金额度提高到每年300万元,用于扶持粤剧精品演出、粤剧曲艺团队以及粤剧曲艺创作。目前,东莞共有七个镇被授予“广东曲艺之乡”,其中3个镇被授予“中国曲艺之乡”,数量名列全省前列。
 
  记者了解到,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东莞策划了“粤剧黄金周”“粤韵金声”“粤唱粤好”等粤剧品牌活动。“粤剧黄金周”是全市一年一度的粤剧演出盛会,已举办了十三届,影响力巨大。随着东莞粤剧团队(曲艺社)与戏迷的剧增,“粤剧黄金周”开拓了中堂和道滘分会场,以满足广大群众的观看需求。
 
  通过“互联网+”提升粤剧传承
 
  会议指出,接下来东莞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入一批高质量的粤剧曲艺演出,广泛开展戏曲惠民演出,充分调动全市355个粤剧曲艺团队的积极性,每年提供6000场以上粤剧曲艺专场演出,确保每个村(社区)、每所学校每年至少观赏一场。进一步丰富粤剧曲艺文化惠民培训活动,引进更多名家到东莞讲座。
 
  与此同时,要加强宣传普及,培育戏曲观众,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办好一批传播粤剧曲艺、普及粤剧知识的栏目节目,更好地吸引和扩大观众。要充分利用网络和数字等新技术,搭建“东莞戏曲传承服务平台”,建立全市地方戏曲数据库,加快推进地方戏曲数字化保护工程,推动粤剧电影、粤剧微电影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全面提升粤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着重挖掘东莞历史文化资源,抓好山歌剧、客家山歌、咸水歌、木鱼歌等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来源:南方日报)
 
 
 
 
 
 
 
  松山湖台科园将转型为华为研发聚落
 
  近年来,东莞频频调整控规为重大项目让步,在7月14日举行的东莞市控规委员会2016年第四次会议上,审议的13个项目中就有两个都跟近年来最抢眼的重大项目华为终端总部有关。记者了解到,松山湖金多港地区将划出383亩用地作为华为终端总部配套居住区。松山湖原专门引进台湾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的台科园,也将转型为华为的研发聚落,解决华为的研发、居住、公共配套等需求服务。
 
  台科园综合解决华为需求
 
  近年来,围绕东莞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核心目标,松山湖积极引进华为终端总部等20多个重大项目,随着华为企业发展重心逐渐向松山湖迁移,产生了大量的购地需求。而松山湖在经历了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土地资源极为紧缺,集中连片的增量用地更有限。
 
  记者了解到,结合华为公司发展诉求,松山湖管委会拟将原来的台湾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的主题园区台科园打造为华为的研发聚落,综合解决华为的研发、居住、公共配套等需求。由于此用地布局、开发强度、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公共设施配套等均与原控规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松山湖管委会申请对东部控规进行重大调整。
 
  根据规委会审议的《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东部地区及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东部控规》)的重大调整项目显示,本次重大调整涉及的主要是《东部控规》中的台科园部分,用地面积约677公顷。《东部控规》于2009年获批实施,2013年结合台科园城市设计方案进行过一次调整。
 
  据了解,当时台科园的功能定位是专门引进台湾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的主题园区,打造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园区和承接台湾高科技项目的重要平台。
 
  383亩地建华为人才房
 
  会上另一项与华为项目有关的项目是《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金多港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D03、D06、D12-D21等街坊一般调整》,调整地块用地性质以研发用地为主,并包含居住和小学等相关配套用地,主要用于华为公司的居住配套。
 
  松山湖规划部门表示,华为终端总部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预计共需要3万套住宅提供居住配套。项目居住配套近期通过用地条件较成熟的松山湖园区用地解决,在金多港片区划出383亩地建华为人才房项目。
 
  上述控规调整显示,结合路网调整,按照市政府批复的383亩用地面积,将调整范围内大部分研发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调整后,二类居住用地增加25.29公顷,约379亩,科研设计用地减少28.33公顷,片区公共绿地增加0.21公顷。金多港和南部地区将形成两个服务半径更趋合理的配套生活区。
 
  从科研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规划居住人口预计将增加1.74万人,金多港东片区总居住人口达到2.46万人。与此同时,松山湖规划部门透露,为适应研发人员的高标准生活配套要求,规划在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对片区部分设施等级进行提升:原规划研发组团服务中心调整为社区配套中心,为东片区的居住和研发用地提供生活配套;社区配套中心将建设商业配套设施和门诊部、居住区级文化站、肉菜市场、社区服务中心、警务室等服务设施(将与华为居住地块同步实施),并提供集中的公共绿地;新增华为居住地块内,配建居住小区级体育活动场地,人均用地面积≥0.3平方米。
 
  在教育配套方面,居住地块内将配建3个幼儿园(共36班)解决需求。另外小学38班、初中17班、高中13班。按园区现有教育设施余量,小学需求可以满足;新增18班中学可满足调整后需求。园区近期将开展教育设施专项规划,教育配套相关问题将统一梳理。(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