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电力负荷破1300万千瓦大关
每年夏天都是电力负荷迎峰度夏的特殊时期。近日,东莞气温持续增高,最高气温达36℃。东莞电网负荷也随着气温的持续飙升而大幅攀升,7月8日16时02分,东莞电网负荷今年第二次创新高,达到1330.87万千瓦,突破1300万大关。
大朗镇巷头纺织街便是一个解决配网重过载问题的缩影,纺织业在环保大潮的推动下,大量燃料锅炉陆陆续续改用电锅炉,即将迎来一轮电能替代的同时也带来了用电负荷的大幅增长——推动大朗镇今年用电量实现8%增长,实现用电量的逆势飘红。
面对低压台区过载,东莞供电局大朗分局在2016年到2018年,计划新建595台配变,化解过载问题。而东莞电网在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今年东莞电网三大工程抢闸三伏天,赶在负荷高峰到来前“火辣”投产,缓解高温天气下的用电压力。
大朗配网用电重过载
五大因素让用电需求激增
大朗巷头富康区域是最大规模毛织片区集散地,面积约0.45平方公里,共有变压器30台,供电总容量18490千伏安,毛织用电户1062户。记者走进了富康区的东莞市依伦服饰有限公司,目前公司以代工为主,工人正忙着生产毛衣,赶在内销旺季前出货。
依伦服饰负责人罗老板介绍,公司以前生产是采用燃料锅炉,后来改用电锅炉。罗老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采用电锅炉后,生产一件毛衣的能源成本由以前的0.8元下降到现在的0.5元,一年下来可节约成本约20万元。”对于毛织工厂用电需求的提高,罗老板举了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去年底富康区这个工厂的燃料锅改为电锅炉,电表容量从30千瓦增容到70千瓦。”
事实上,大朗毛织行业由燃料锅炉改用电锅炉,从2013年下半年就已开始推行。加上2010年开始,大朗镇毛织产业大规模转型升级,电脑数控织机逐渐取代手摇横机成为主流,这也直接导致大朗用电负荷蹭蹭往上涨,配电设备过载问题逐渐凸显。
对于大朗公变台区重过载原因,东莞供电局大朗分局党支部书记彭声亮分析:“一是小微型企业、毛织企业众多,公变台区供电的工商业户数达3.69万户;二是受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大朗机器换人进程迅速,仅毛织行业小微企业近几年新增毛织电脑机4万多台;三是环保整治促使大量燃料锅炉陆陆续续改用电锅炉;四是大量高层出租屋建成用电;五是电力项目难‘落户’导致用电紧张难解。
大朗将分四批新建
595台配电变压器
近年来,东莞供电局大朗分局积极通过基建项目建设、利用闲置配变安装临时台区、以大换小、调整负荷等多方面措施,解决报装受限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该供电分局营业部主任叶智德介绍:“去年,在巷头富康区新装、增容临时台区变压器3台,增加容量1200千伏安;通过基建工程新装、增容公用变压器4台,增加容量2600千伏安。今年在建和计划新增临时台区变压器3台,增加容量1200千伏安,业扩配套工程增加台区变压器2台,增加容量1600千伏安;基建工程项目增加台区变压器1台,增加容量630千伏安。”
由于大朗小微企业用户多,为解决低压台区过载问题,该供电分局大力增加配网投资,提高供电能力。今年全年配网项目工程投资11148万元,计划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56千米、0.4千伏线路43千米,新增公用变压器33台。
除了今年的计划,该供电分局对未来三年也做出了整治规划。彭声亮介绍,2016年到2018年,大朗将新建595台800千伏安配变,新建55回10千伏线路。595台配变将分四批完成,其中第一批37个台区在今年底投运;第二批134个台区争取在明年4月30日前投运;第三批220个台区计划明年底投运,第四批204个台区争取在2018年底投运。
东莞供电局
多措并举应对“烤验”
为了让客户度过一个安稳的夏天,东莞供电局早已出台了迎峰度夏方案,各方面准备就绪应对电网高负荷。比如,东莞供电局虎门分局江门站F34宁馨线顺利投运,此次施工利用带电作业的方式跳通新装柱上开关,避免了该线路供电范围内的1738个客户在炎炎夏日遭受停电之苦。带电作业是迎峰度夏的举措之一。
“度夏期间我们加强了负荷预测、重过载设备预警方面的工作,并定时进行有序用电的动态发布,动态优化检修计划安排。”东莞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运行方式分部主管袁炜灯介绍。此外,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动态优化电网运行方式。“负荷高峰期必须实时调整电网运行方式以防止设备过载。”
另一方面,电力技术人员在负荷高峰到来前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特巡特维,对重载过载设备进行持续测温监控,并鼓励工厂夜间和周末用电,从而实现错峰。“我局从5月份便启动了迎峰度夏检查专项工作,对所有电力设备开展地毯式的检查,彻底消除潜在的危险。在7至9月的高温高负荷时期,改为巡视和监控为主,减少非必要的检修和操作,保障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该局生产设备部生产管理专责刘洋介绍。
抢闸高温三伏天
三工程“火辣”投产
6月30日, 广东省、东莞市重点工程之一220千伏龙腾变电站正式建成投产。该站的顺利投产,进一步强化了东莞电网结构,为助推东莞万江、道滘、厚街等镇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去年全省共有5个一级风险,我们这个站经历的一级风险时间是最长的,46天。”东莞供电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据悉,东莞供电局去年配合该站的入网工程进行停电操作,需要同时切断西北片区和西南片区的四条主要输电通道,并长达一个月之久。该次停电操作共涉及到东莞电网3座500千伏变电站和12座220千伏变电站,历时25小时硬生生地“挪动”了近170万千瓦的负荷,是东莞电网史上范围最广、操作量最多的方式调整,还打破了广东电网省地协调的最长时间纪录。
近期顺利建成的还有110千伏大岭山T接黎贝至麒麟线路工程,6月8日上午完成各项投产程序。该工程建成后,110千伏大岭山变电站将实现双电源供电,这不仅完善了大岭山站的T接接线形式,也让电网的运行灵活性得到了增强,对加强和完善大岭山镇的110千伏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还了解到,220千伏彭洞至跃立双回线路工程计划于7月30日建成投产,共新建17基铁塔,新建架空线路路径总长约4.1千米。该工程的投产可减轻东莞东城片区及周边社区供电压力,进一步提高以上区域供电可靠性。(来源:东莞时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