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那些无赖、无理取闹的人到政府闹,真的很头痛,有时候政府只能拿钱去解决。”昨天的分组讨论上,大朗镇委书记胡浩举跟检察院和法院的代表聊起群众信访时,一直摇头诉苦,直言面对这些问题时,“痛,永远都是痛。”他建议应该加强普法教育,提升市民的法律意识,遇事应该走法律渠道。
“私下解决不行,不私下解决也不行”
昨天上午,大朗组的分组讨论,两个代表就两院报告作了简要的评价之后,大朗镇委书记胡浩举开始发言,他谈及的信访话题很快得到在场代表的热议,以及不少代表的共鸣,这一话题一直持续到上午会议结束。
胡浩举说,在基层工作中会遇到一些无理取闹的人到政府闹,他觉得这些人有的甚至是“无赖”,没有法律意识,把事情闹大,闹到市里省里,最终还是打回基层来解决。“这种情况私下解决不行,不私下解决也不行,痛就痛在这里。就算短时间能够摆平,也没有办法彻底解决。”他举例说,比如谈好,给20万或者30万,但钱花完了闹事者又回来了,“用钱也买不到平安”。
“他们来闹,政府有时只能拿钱去解决,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给他钱是不作为的,为什么?这本来就是不应该给的钱。但假如不给,又没法搞定,这就是公务员的痛。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说起这些现状时,胡浩举的无奈溢于言表。
检察院代表:法治权威没树立起来
“你有事,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解决嘛。法院判决后,不服就去上诉嘛。为什么要跑到政府这里来呢?”胡浩举叹息说。参与讨论的检察院代表分析,这主要是法治权威没有树立起来,矛盾也是深层次的,“他就是对法院判决不服,比如被告杀了人,传统思维就是杀人偿命,但根据法律来审判,可能不够判死刑,他就通过信访的渠道闹大,引起重视,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
胡浩举建议,应该加强普法教育,加强市民的法律意识,能让他们通过法律渠道去解决问题,“也希望法院、检察院给我们一个好的建议,对于这种无理取闹的人,到底怎么办?”
“希望两院做讲座帮干部减少思想障碍”
胡浩举认为,上面提到的信访问题让干部心态上压力很大。另外一个方面同样给干部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他说,现在网站的一些举报,不管真的也好、假的也好,这对于真正干事的干部带来很大压力,不干事的干部肯定不容易得罪人,真正干事的肯定容易得罪一部分人,那些利益受损的人,网上没有实名制,他就可能自己或者私下通过朋友在网络发一些帖子,虽然检察院在没有得到比较确切的举报前不会去调查,“但这对于干部心理上带来很大压力。这样就影响到工作效率。如何有一个比较妥当的办法,让我们在这一方面受到保护?”
胡浩举希望法院和检察院能够做一些讲座,让干部对守法守纪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同时减少思想上的障碍,得到有效沟通,让干部能够放心、放手工作。
[市长谈信访维稳]
袁宝成:涉法涉诉案“闹”成了,不正常!
中央非常关注有关信访问题要走法制化轨道的问题。因为现在信访问题越来越复杂,我觉得信访方面相当于反映了有些党政机关做得不好,甚至是侵犯了群众利益,让我们人民群众确实有些问题没得到解决,我们要充分理解这些受到委屈的老百姓,尽量给他们解决,但是如果我们所有的老百姓心中的矛盾、纠纷乃至是政府部门的侵权行为,都通过上访这种形式,长远来讲对国家不好,对政权也不好,一定要引导大家走司法渠道。
举个例子,“医闹”的问题,比如在医院分娩,小孩去世了,我觉得作为家长,有情绪是很正常的,但这种情况应该先通过司法鉴定,如果发现确实是医院的责任,法院可以裁判,或者调解,调解成功了就解决,调解不成功就通过法院裁判解决,我觉得这样就是一个很正常的渠道,但是现在总有“医闹”集团去医院闹,“闹”成了就分钱,这样对整个社会是没有好处的。
当然法院要依法裁判,公安要依法侦查,检察院要依法监督,政府依法行政,在这样都依法的情况下,怎么样去引导群众走司法渠道,我希望两院在这方面要做好,如果这方面能够做好,可以大大化解社会矛盾,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也非常有好处,特别是涉法、涉诉的案件,更应该按照司法渠道去解决。因为现在有种不正常的事情,就是明明法院判了,群众不服,然后就闹,闹到政府来,政府不好出面就政法委来协调,然后把法院找来开会,开会后竟然被闹成了,这个我觉得是不太正常的一种现象。